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民營企業家 萬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雙匯

雙彙集團董事長萬隆,年逾八十,仍親自掌舵著全球規模領先的豬肉食品跨國公司,談到企業發展時仍然渾身幹勁。“雙匯的發展得益於改革,成就於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雙匯。”萬隆說,改革開放40年,雙匯還要再出發。

把企業搞活讓工人有工資發

雙彙集團的前身是漯河肉聯廠,企業改革前只有一條日屠宰500頭的生產線、3000噸冷庫和一個煉油坊,一年裡有半年多時間“煙囪不冒煙”,企業資不抵債,瀕臨倒閉。伴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漯河肉聯廠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被率先推向市場,在民主選舉廠長中,萬隆全票當選。

1968年就進廠工作的萬隆,對廠子的家底再清楚不過。企業沒活幹,再虧損職工的工資就沒著落了。“每天起床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咋讓煙囪冒煙。”萬隆說,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企業搞活,讓職工有活幹、有工資發。為了維持廠子運轉,他開展多種經營,殺豬、宰雞、宰牛、宰兔、宰乳豬,只要企業不停產,萬隆帶領職工能做什麼就做什麼。

在艱難起步的過程中,萬隆就意識到了堅持改革、按市場規律辦事的重要性。隨著屠宰業逐漸放開,市場競爭激烈,為了避免國內市場的肉搏戰,萬隆決定把重心轉向海外市場。1985年,漯河肉聯廠在資金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投資了55萬元對分割肉車間及其配套設施進行技術改造,費盡周折,為企業爭取到了50噸對外出口分割肉的資格,依靠品牌信譽和質量,打開了外貿市場。從此,萬隆更加堅定地踏上了改革開放的創新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讓雙匯做大做強

雙彙總部所在的河南漯河市,沙河、澧河在這裡交匯穿城而過,1989年創建的“雙匯”品牌就是由此得名。這個在當時極具新意的名稱,也正是萬隆改革創新精神的生動寫照。

20世紀90年代,一些企業對資本還摸不著頭腦,甚至有些排斥的時候,萬隆早已意識到資本的重要。因為十年前的一個雪夜,為了幾十萬元的貸款,萬隆在銀行行長家門口等到夜裡11點半,當時雙匯正進行技術改造,流動資金困難,“快過年了,沒錢殺不成豬,沒錢企業就沒辦法生存。”

這件事直接影響了萬隆對資本的認識。抓住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機遇,萬隆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資本上下功夫,傳統的“殺豬賣肉”插上了技術和資本的翅膀。1994年,雙匯成立了當時全國肉類行業規模領先的合資公司,之後又引入外商投資,建立了30多家合資公司。1998年,雙匯成功上市,成為中國肉類行業第一股,之後更是憑藉股市資金快速壯大主業,從河南漯河走向了全國。

在萬隆的帶領下,雙匯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肉聯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肉類加工集團,在行業內率先引進冷鮮肉,改變中國幾千年“一把刀殺豬、一口鍋燙毛、一杆秤賣肉”的落後方式,生產安全放心肉,結束中國賣肉沒有品牌的歷史,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目前,雙匯在全國18個省市建成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400萬噸,擁有100多萬個銷售終端,年銷售收入500多億元,品牌價值606億元,連續20多年保持肉類行業第一的位置。

萬隆說,雙匯從起步到現在,所有的發展成果都是因為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不進行改革的企業就沒有長久的競爭力,在雙匯30多年的發展中我對此深有體會,改革開放讓雙匯做大做強。”

利用改革機遇把國際化產業做好

2013年,萬隆做出了一個震驚全球市場的決定,雙匯國際斥資71億美元,併購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從此改變了世界豬肉行業的格局,創造了中美歷史上最大的跨國併購案,成為中國肉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海外併購只是雙匯走出去的第一步,走得出還要站得穩,經營好、管理好、效益好才是跨國經營的目的,這對雙匯來說仍是一個考驗。”萬隆說。

為了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全球化發展,萬隆構建了全球化管控體系,實行國際化經營、本土化管理,美國人管美國的企業,歐洲人管歐洲的企業。同時向全球所屬公司輸出管理文化和機制,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實施及時的信息跟蹤,雖然遠隔太平洋,通過信息化,總部對每個公司每天的運行狀況和經營效益都瞭如指掌。

2014年,萬隆併購後一年時間內,整合中美歐100多家所屬公司,組成萬洲國際在香港上市,2016年萬洲國際進入世界500強,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1512億元,進入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大藍籌。

萬隆說:“我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我有深刻體會,今天雙匯已經走向國際,我們要繼續利用改革開放、‘一帶一路’的機遇,把國際化產業做好,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品牌,讓全世界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