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表面上看著難以親近,將外殼去除後,便露出最肥美、鮮甜的部分,與其說它是一種食材,不如說它是一種味覺形態,口感更是

綿軟細膩得像是一口鮮味奶油,用舌根輕輕推開,在口中回味悠長。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單獨享用就很能打,還能跟各種菜餚結合,對吃貨而言,與其在料理上放上一小片金箔,還不如放上一片黃澄澄的海膽來得討喜啊,不同的國家也有一套自己獨特的吃海膽哲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密這個“吃一口,瞬間幸福感飆升”的食材吧!

海膽還有分公母?

在我們深入瞭解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對海膽進行一個最初步的瞭解。我們一般吃的“海膽肉”,其實是海膽的生殖腺……嗯,但其實就類似現在大閘蟹季每個人都在唆的蟹黃/蟹膏一般,就是這種赤裸裸、高脂肪、有著豐富氨基酸的部位,才能成就讓人魂牽夢縈的鮮美啊!(人類在探尋美食的道路上,是從來不會放過這個不可描述的部位的……)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因此海膽有分公母自然也不奇怪啦,據說公的海膽顏色鮮豔,氨基酸含量更高、含水量較少,滋味更加鮮甜;母的則顏色較淺、含水量較多,所以保鮮期也比較短,不過就如同蟹膏蟹黃之爭,每個人各有所好,而且海膽的美味程度還和品種跟產地有很大的關係。

哪種海膽最好吃?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尋找美味的海膽,我們可以先從不同產地的海膽認識起。除了海膽中“優等生”日本海膽之外,國內常見的還有智利韓國加拿大,和國內的大連海膽

智利海膽大部分多為冷凍的,不過顏色橙黃有光澤,帶有海水的鹹鮮,略有腥味、適合拿來製作料理;韓國海膽多產於釜山和濟州,含水量比較高,因此甘味略為淡薄加拿大海膽相對肥厚,甜度略比日本海膽低、海水味重,一年四季皆有供應,所以常見於連鎖壽司店或超市,一般除了製作料理,也會直接生食;國內的大連

海膽多為養殖,性價比高、沒有腥味,不過甜味較淡,甘美程度還無法追上日本海膽。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認明產地之後,進階的吃貨課程就是認識海膽品種。在日本的“海鮮聖地”築地市場,品質優良的海膽如同金槍魚一樣是搶手貨,需要競標才可以得到,甚至商家只會保留給他們信任,且熟悉食材的廚師,一般日本海膽比較常見的有

4種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鮮香濃厚”的 馬糞海膽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黃:鮮豔的橙色

時令:日本4-6月

“甜味濃郁”的 蝦夷馬糞海膽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黃:橙紅色

時令:日本7-8月

“清新微甘”的 紫海膽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黃:淡黃色

時令:日本4-6月

“清爽典雅”的 北紫海膽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黃:淡黃色

時令:日本9-11月;

我國大連5-7月、10-11月

*北紫海膽也被稱為大連紫海膽、光棘球海膽

其實和紫海膽是不同科的海膽哦

另外還有2種常見的可食用海膽,一是國內大連盛產的黃海膽(日本對應的名稱是津輕海膽)和赤海膽(紅海膽)。大連的黃海膽產季為每年的3-11月,顏色比起紫海膽的淺黃色再深一些,味道濃厚、新鮮,容易取得,所以在國內相對常見,不過有時候容易帶苦味,可以用醬油、海苔等來調味。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不同產地的海膽色澤、口味、口感都略有不同。日本的赤海膽因漁獲量逐年減少,目前在市場較為罕見,價格也逐年走高。赤海膽的海膽肉為鮮黃色,介於紫海膽和馬糞海膽之間,反而不像外殼一般鮮豔,一般最佳的食用季節為秋季,也因數量稀少被饕客們認定為珍品。

海膽怎麼挑選?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海膽一般分成新鮮現開的,和以鹽水加工處理的鹽水海膽,以及用明礬水浸泡過,以保持一定乾燥程度的板海膽。不論哪種,美味的海膽應該是每瓣的形體飽滿、乾淨,顆粒均勻,口感滑順綿密的,如果看上去滲水且糊爛,則代表已經不新鮮了。一般鹽水海膽的保鮮期是3天,板海膽約為一星期。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在日本,專業的買家可以用看的,來判斷海膽質量好壞,在拍賣前,一般根據裝箱的規格和整齊度,海膽的大小、外觀顏色刺的形狀氣味以及加工商的聲譽(例如知名的羽立海膽)等因素來判斷海膽的優劣

如果有機會到市場挑選新鮮的活海膽,則可以參考以下3種判斷方式。

鮮活的海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① 刺“動”:因為芒刺是海膽的呼吸工具,所以通過芒刺的形態可以判斷海膽的生猛程度,刺短並且處於動態的海膽一般情況下更為新鮮。

② 刺短肥:海膽大小不一,但是海膽肉要肥,要選擇刺短小而粗的,芒刺又長又細的海膽肉一般也比較瘦。

③ 黑色為佳:雖然全世界海膽有近千種,但大部分顏色鮮豔的都是不可食用的,如果挑選的是一般較為常見的紫海膽,一般色澤越黑則代表海膽黃越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