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三集:國無德不興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百家講壇》特別節目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第三集:

國無德不興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視立德修身。對於選人、用人,提倡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於個人、家庭、國家來說,“德不孤,必有鄰。”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立德的問題,關於為什麼立德,他曾經講“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本期節目圍繞著“立德”這個主題,通過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當中的用典,來深入學習和領會他關於新時代立德、修身的講話。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和師生座談的時候,引用了一句古語“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本期的經典釋義人——中南大學楊雨教授解讀說,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維”的本義是指系東西的大繩子,也引申為一切事物賴以固定的東西。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就是說治國有“禮義廉恥”這四大綱紀,而這四大綱紀一旦廢弛了,國家就有可能面臨滅亡。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本期經典釋義人——中南大學楊雨教授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北京大學,這次他引用了《禮記·大學》中的這句話。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楊雨教授解讀說,“明明德”指的是彰顯光明美好的德行。而“親民”,指的是要將這種光明、美好的德行推及到民眾身上,然後共同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於至善。”

所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這句話,不僅是古代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今天,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風氣,依然呼喚著這樣一種具有良好品德修養的君子。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那麼如何能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呢?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本期思想解讀人——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

本期思想解讀人——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解讀說,大德講的是國家之德。明大德對每一個人來講就是要立志報效祖國。

對共產黨人來講,守公德就是要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對黨員幹部來講,私德不是私事,它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私德也不是小事,它事關個人的榮譽和他的發展進步。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記•大學》

同樣是在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還引用了這句經典名言。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常被概括為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是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要承擔的責任。所以每個人都要從修德開始。如何修德呢?

艾四林教授解讀說,修德有三大要點,分別是勤學、明辨和篤實。

勤學就是要向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習。

明辨就是要善於明辨是非、善惡、美醜,善於做出選擇。

篤實就是修德就要落到實處。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本期思想解讀人——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

勤學、明辨、篤實,

以此修德,何愁國之不興,人之不立呢!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10月8日—19日

央視綜合頻道

20:00檔首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