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会断送孩子的视力!

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会断送孩子的视力!

检查视力

​​“ 妈,我看不清黑板了! ”一句话牵动多少家庭的神经。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责备孩子,整天玩手机,电脑,学习不好还近视。有些家长甚至很恐惧这件事情,认为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近视呢?更有甚者,对孩子的情况直接忽略,让其自由发展。家长的这些行为,会让孩子担心害怕。自己看不清东西,不敢跟家长说,就只能眯着眼镜看东西或者借同学的眼镜戴。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不但错过视力矫正的最佳时期,而且视力下降的更厉害。这个时候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急忙忙领着孩子病急乱投医!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条孩子可能近视的然后产生的行为。

1.孩子总是习惯性眯着眼睛看东西。

2.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往前坐。

3.经常性的斜着眼,用眼角看东西。

4.不止一次说看不清黑板。

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会断送孩子的视力!

眯眼睛看东西

孩子近视以后,家长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的观念,很容易断送孩子的视力。小编在这里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了一些家长容易产生的错误观念,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并做详细的科学解释。

1.不戴眼镜就等于不近视。我的孩子没戴眼镜=我的孩子不近视。这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孩子近视有很多原因导致,真近视了却不戴眼镜,就相当于病了不吃药。那些不戴眼镜的近视,才真正的可怕。有些家长拒绝给孩子佩戴眼镜,这样孩子没戴眼镜,家长心里就觉得我的孩子没戴眼镜,不近视。这不是明摆的自欺欺人。

2.眼睛越戴越近视。孩子近视以后,带上眼镜会越戴越严重。今年戴上了200度,明年就要300度。孩子眼镜涨度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孩子的用眼卫生,眼镜是否配制合格,学习负担重等等。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孩子近视以后,佩戴合格的眼镜,不但不会越戴越严重,并且能起到对孩子的视力预防和控制有很好的作用。举个例子,曾经有个客户,领着孩子到店里来检查视力,进店我就发现孩子一直是眯着眼睛看东西。我就问孩子,你眯着眼睛看东西有多长时间了?孩子委屈的说,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跟家长说看不清黑板。我爸就让我多做做眼保健操,少看电视。然后就没当回事。到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你的孩子看不清黑板,还怎么上学?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夜到我们这里来检查视力。检查视力之前,我跟家长说,根据孩子的描述和眯眼睛的程度,估计上了电脑都要300多度。果然,经过一系列的验光程序下来,准确的度数出来了,一个眼300度,一个眼350。孩子试戴这么高的度数,竟然没有一点的不适应,脱口说了一句,好久没这么清晰的看东西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有点隐隐作痛。家长这才焕然大悟,追悔莫及。正常,一个孩子的近视一般是从假性近视到真近视过度的。近视了起戴可能也就是100度左右,如果当时上三年级的时候,就来检查佩戴,根据现在的镜片功能和质量,到上四年级的时候,应该维持在150度左右。也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上来就是300多度。孩子爱才上四年级,还有一个初三和高三。如果能控制在500度以下,我个人认为会是一个比较成功案例。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高度近视的背后,一定有个粗心的家长!

3.戴眼镜导致眼睛变形。首先申明一点,这锅,眼镜不背!正常人的眼睛眼轴长度是24mm左右。近视患者的眼轴要大于24mm。并且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根据科学测算,度数每涨300度,人体的眼轴要长1cm。但凡是你看到的眼睛变形的,至少是800甚至10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才会导致的现象。小编我从12岁戴眼镜,至今已经戴了18年了,一个眼325,一个眼225度。至今到店的客户都看过我的眼睛,任然完好如初,都说根本看不出我的眼睛变形。所以说,眼睛变形是由于度数加深导致的,跟眼镜没有关系。也正是这句话,让多少人对戴眼镜讳莫如深,甚至谈眼镜色变。

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会断送孩子的视力!

近视导致眼轴变长

4.眼镜带上就摘不下来了。听到这句话,有时候我甚至感到无语。这就好比病了不能吃药,害怕吃药上瘾。眼镜本身就是一个辅助近视患者看清世界的一个工具。至于这个工具的使用情况,完全取决于自己。这种讳疾忌医的思想观念,是要不得的。对于这个观念,小编已经接近无语状态,不做赘述。

以上四点,是家长们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观念,小编在这里给大家罗列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孩子近视以后,家长也不要慌张,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眼镜店或者医院,早发现,早解决。老字号余江眼镜,在潍坊经营了30多年了,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真的为孩子感到惋惜。虽然拒绝配眼镜,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损失一单生意,但您的孩子失去确实矫正视力的最佳时机!

结束语:以上都是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下一篇文章,小编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镜框和镜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