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为什么金庸小说如此广受读者喜欢呢?

本文试从武侠小说所具备的特征,来探讨金庸是如何妙笔生花,将自己的小说写得如此出神入化的。从“武侠小说”这四个字的字而上看,它包含了二个要素:“武”、“侠”、以及“小说”。金庸先生在这两方面都到达了如火纯青的地步,这就是金庸小说魅力所在,也是金庸小说的秘密所在。下而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金庸笔下那座华彩的艺术殿堂。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一、武之绝伦

首先,我们先来看金庸所描写的“武”。虽然武侠小说的核心并不在武,但是武功的描写好坏,却直接影响着整个小说的欣赏效果。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描写都比较概略。中国文化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写意式的。对于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武功,传统的做法只是如“蜻蜓点水”般轻轻带过。比如,《水浒传》中武松练的是什么功、李连的内力有多大、鲁智深为什么能倒拔杨柳,作者均未作出说明,使得读者不知其然亦更不知其所以然也。只能把这些当作理应如此,留给读者的是云里雾里,缺乏场而可感性与真实可信性。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金庸不是只满足于形似,更力求于神似。中国古代文论中要求形神并茂,苏轼就有“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之说。在金庸笔下的武功,即做到了这点。既精妙绝伦又真实可信。每种武功都是合乎人物性格的需要,适应情节发展的需要。并且金庸把武功描写得奇,描得美。以欧阳锋、黄药师的武功为例。欧阳锋的蛤蟆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非常符合“西毒”的称号。而黄药师一身博学无数,精通绘画、书法音律、医师药理,一直生活在桃花岛那种世外仙境的地方,与世无争,让人联想到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而跟传统的文人又有不同之处,黄药师带上了一些逍遥洒脱的色彩,反抗礼教,因而具有“邪侠”的气质,赢得“东邪”的称号。金庸为他配备的武功,无论是弹指神通、玉箫剑法、还是“碧海潮生曲”,这些武功都非常符合他的身份气质。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家的代表,在武功的描写上不仅注意吸取前人在武功描写方面的精华,又使其艺术化,使其精神本质上升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层而上。如“降龙十八掌”这个名字就取自《易经》;《侠客行》中侠客岛上的各种奇妙武功则是从李自的《侠客行》诗中得来;陈家洛的“百花错拳”名字听起来非常富有诗意美……金庸小说中很多武打场面的设计让人看上去不像是打架,更像是舞蹈。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教黄蓉“逍遥拳”的场景,按照孔庆东的说法“那不是打架,那是在跳芭蕾舞!”这些层出不穷的武功以及武打场面,让读者过目难忘、津津乐道。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二、侠之惊撼

分析了如此精湛绝妙的武功招式之外,我们再来看金庸笔下的“侠”。梁羽生认为“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确实如此,侠才是武侠小说的核心。如果有武无侠,那么看到的只是幅幅残忍的暴力场而,它只能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而不能给读者灵魂的震撼。在历史长河中,多少作品就这样随波逐浪了。金庸小说却历经多年不衰,这正说明金庸的小说里而有其深刻的东西。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金庸对“侠”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侠的精神?在我理解,“侠”就是一种捍卫正义的精神。侠客就是为百姓伸冤请命的侠义之士。侠客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本能地远离官府的一些人,为民除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每部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几位不同风格的侠士。金庸透过世千万象,看穿人生百态后写尽了各色人物,人物刻画非常成功。通过金庸的描绘,我们很容易总结出每个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气质,如萧峰的豪迈、郭靖的沉稳、令狐冲的洒脱、胡斐的热血、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韦小宝的世故圆滑。

郭靖为国为民充满儒家精神,视为“忠侠”;杨过、令狐冲追求个人自由,充满道家精神,视为“逍遥之侠”;黄药师反叛传统、冲击世俗,视为“邪侠”,洪七公善良豪迈,视为“正侠”。当然,也有岳不群这种道貌岸然的“伪侠”,有韦小宝这种贪生怕死,拍马奉承,圆滑精明的“丑侠”……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人物找到我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影子,也可以通过书中的人物找到自己做人想做哪种人的依据和准则。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三、情之动人

最后,我们来探讨金庸在小说上的造诣。在小说结构上,有短篇小说,如《越女剑》的精巧细致,仅仅两万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有长篇小说,如《天龙八部》的气势磅礴,高达130万字。整部小说,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立意深远。

作为小说,结构安排精妙得当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小说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其可读性、可信性。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上,金庸的小说既有民族仇恨、血海家仇的大线索,也有儿女情长的小线索。这样的双线结构往往使得作品的立意与同类小说相比,更甚一筹。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一代明教领袖,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他就是明朝开国君主。但是张无忌胸无大志,做事优柔寡断的性格,被朱元璋略施小计就被排挤了出来。张无忌自愿放弃,退出竞争。最后拿出一支笔为赵敏画眉,遭周止若隔窗笑望,金庸此时又把他还原为一个很世俗的张无忌。张无忌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观也颇有几分动人之处。这不仅符合张无忌的性格,同时,也是金庸在还原历史。如果张无忌当了皇帝,就不叫历史了。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金庸小说如此大受欢迎的原因还远不止这些。除了上文探讨过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语言的优美这些因素,金庸对“情”的描写也是刻骨铭心。金庸的小说不仅是一流的武侠小说,同时也是一流的爱情小说。金庸写遍了爱情之之广、之奇、之美。 一对对的恋人形象成为大家羡慕与楷模的对象。《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与胡夫人,《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与黄蓉,《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

不仅描写正面的恋人,还描写因无情失情人,像李莫愁那样因失恋而产生的发泄与恨,同样刻画得非常深刻。让读者恨的同时,对人物又有几分同情,调动起读者复杂丰富的情感。再如杨康,虽然大家骂他十恶不赦,但是如果处于他的立场考虑,又会对他多几分同情与理解。这就写出了人性的多面性、深刻性。不像传统的武侠小说中写好人是全好,写坏人是全恶。这种单一性的刻画并不能展不一个人的立体性,因而这样的人物形象很快就会被读者遗忘。而金庸在作品中的这些经典形象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沉落,反而越见其功力的不凡。美与丑的对照,金庸都写出了极致。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相信金庸小说这种融合了大智慧、大手笔的大师之作,定会像酒一样越酿越醇!

金庸小说为什么深受欢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