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多年來,省城不少居民區樓頂出現的違章建築頻頻見諸報端,成為社會關注和熱議的話題。因為種種原因,這些“空中釘子戶”一直瘋長難除。

省城加僑悅山國際小區和天下錦城小區就是其中兩個典型,業主違建加蓋亂象長久不退。違建高聳頭頂多年,為何遲遲沒有拆除?監管部門對此有何措施?

連日來,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通過對這兩個違建瘋長的小區進行探訪,剖析違建背後癥結所在。

加僑悅山國際小區

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居民吐槽小區違建加蓋成風

合肥加僑悅山國際小區位於長江西路和振興路交口,分高層和洋房。何先生前年在該小區購置了一套洋房,本想體驗更加舒適寬敞的生活環境,今年卻一直被樓上“咚咚咚”的打牆聲鬧得心慌。

何先生家住該小區西區D14棟,共有20多戶。“2016年底交房,2017年上半年開始颳起違規搭建之風。”何先生說,當初交房時,房產手續上已經寫明瞭,業主有頂樓地面的使用權,但不得私自加蓋違規建築。“但我這個單元樓的一家住戶在過去一年斷斷續續一直在加蓋。”

該樓棟這位“加蓋”的業主坦言,很多人都是看到別人加蓋才“跟風”的,“大家都想著法子擴大頂樓的面積,有的用來自住,有的則出租。”該業主還稱,只要不太改變房屋結構,就不會給居民帶來安全影響。

在該小區門口,記者看到相關部門拉起的“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以任何形式頂風搶建違法違章建築”的橫幅,但違章建築並沒有減少。該小區幾乎每棟洋樓的頂樓都有違規違章建築,其中D14棟,D15棟,D6棟等樓頂,都是已經搭建好的玻璃房,還有剛施工到一半用黑布包裹起來的。

一位業主張女士反映說,“我們找頂樓違建的業主,他們根本不理;向物業反應,物業也沒權力拆除;向經開區經濟管理局反應,一直回應在處理中。”

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小區內違建住戶約有100戶

10月29日,記者來到該小區新亞物業管理處。物業負責人介紹,兩個月前,小區物業與蜀山經開區城管局通過前期摸排,共發現小區內違建住戶約100戶。

“這件事我們也很頭疼,業主來反映,我們沒有執法權,只能先安撫業主,再做詳細記錄,然後報給蜀山經開區經濟管理局。”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私自亂建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在1樓院子搭建,第二種是在2樓建陽光房,第三種就是頂樓的業主私自加蓋違規建築。

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不自行整改將啟動司法程序

10月30日,蜀山經開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日前,城管局對該小區違建住戶再次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明確告之,如未自行整改,將按有關規定於3至6個月後啟動司法程序,由小區物業公司對違建住戶進行起訴。

下一步,蜀山經開區城管局責令小區物業公司嚴控業主運輸建築材料進入小區,從源頭進行控制,並對較為容易拆除的違章建築,組織人員進行依法清理。該負責人稱,城管局目前已成立調查小組,同時要求物業公司把即將啟動司法程序宣傳到違建住戶,屆時將按照法院判決,依法強制拆除。

天下錦城小區

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頭上的玻璃房隱患多

在三河路的天下錦城小區,違建問題也同樣嚴峻。10月29日下午14時許,記者進入小區沒多久,就看到一棟居民樓的樓頂建了2間玻璃房,隨後記者搭乘電梯上去後發現,這2間玻璃房都是建在頂層住戶的陽臺上,分別是9棟的1單元1102戶和2單元的1104戶。位於9棟東北方向的10棟1102戶,前後也矗立著2間玻璃房,在陽光的反射下顯得格外顯眼。

這種玻璃房也稱陽光房,採用玻璃與金屬框架搭建的全明建築,以達到享受陽光,親近自然的目的。談及小區內抬頭可見的玻璃房,不少居民認為其存在安全隱患。“這種玻璃房的質量誰來保證,夏天一刮颱風,我都怕玻璃房被掀下來,走樓下總是提心吊膽。”小區居民王女士說。

合肥這兩個小區的樓房在偷偷“長個子”,怎麼回事?

斷水電後業主弄發電機繼續施工

安徽長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天下錦城管理處的張主任表示,小區內的違建陽光房已存在幾年時間,期間物業雖一直勸阻,但苦於沒有執法權,所以違法建設一直存在。

張主任介紹,天下錦城小區共有4期,違法建設陽光房的大概有二三十戶。“幾乎每棟樓都有,三期主要是9棟、10棟、12棟,一期突出的有10棟。”小區一期是2012年12月底交房的,2014年開始就有人建陽光房了。

物業接到投訴後曾安排保安去制止,甚至採取停水停電的措施來阻止對方施工,但仍阻止不了業主違法搭建。“一期4號樓的一戶違建陽光房佔用了公共區域,物業停掉其水電,沒想到業主竟然弄了臺發電機在家裡繼續施工。”

對於此事,包河區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將會採取措施,“業主投訴後,我們會通知處置部門去現場,具體情況以及後期整改,處置部門會向投訴人回覆。”該工作人員稱。

專家觀點

違建業主公共意識公共道德淡漠

記者在12345網站發現,關於“違建”的投訴多達362條,可見違建問題的普遍性和突出性。安徽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王雲飛表示,小區違建是部分業主公共意識和公共道德淡漠的表現,部分業主未遵循公共空間中應當遵循的規則。

王雲飛指出,小區內的業主委員會具有自治權力,可以對小區內的違建行為做出一些規定。如果小區業主有違建行為,物業可以根據業主委員會制定的相關規定,對違章建築進行拆除或命令違建業主恢復其原貌,由此產生的問題可以通過法律渠道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