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

  深圳,一座36岁的新城。因城市的扩张,滑板文化在这繁盛。这座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包容性著称的城市从不拒绝任何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我在深圳长大的,我觉得深圳是一个最好的城市,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深圳是最棒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滑板。因为在北方,比如北京,冬天就滑不了了,太冷了。深圳的冬天就跟北方的秋天一样,深圳的天气还特别好,也有很多滑板地形,对,特别牛逼。深圳还有一个特别牛逼的滑板场(蛇口滑板公园),我就一直在这个滑板场滑。”——刘佳明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刘佳明在蛇口滑板公园玩滑板,今年19岁的他是一个滑板品牌DC的职业滑手。刘佳明在湖北黄冈出生,2岁时随父母来到深圳,11岁开始玩滑板,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滑板,是不玩滑板就会疯掉的那种人。2009年,刘佳明回了趟老家,他说“开始回去时一年没滑板,憋了一年,后来开始每周滑一次,再到了最后就疯了,不滑不行彻底疯了,就觉得学校是个精神病院。”

后面家里人没办法,让他2011年回到了深圳。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天桥下的滑手

 滑板由冲浪演变而来,追崇的核心精神是自由。深圳一座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内陆城市,文化中自由这一点被凸显出来。深圳市于1979年建立,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的这座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 

​沿海的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外地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5%以上。来深圳务工的大多是年轻人。滑板作为一项个人运动,可以成为大家聚在一起玩和聊的原因,能满足对社交的需求,在年轻人中迅速兴盛起来。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由于滑板运动太过惊险、刺激,在上世纪60年代遭受到了政府的严令禁止,曾一度沦为”地下项目”,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被政府公开解禁,让这项都市运动卷土重来,与改革开放的深圳相逢。深圳滑手的年龄段为5岁到35岁左右,更多的是90后。

  过去三十年,深圳这座城市人口增加了约1500万,它作为全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扩张与建设从不间断,这意味着新的滑板场地(高楼大厦、城市广场)会不断涌现。深圳,这座城市的年轻、开放和独有的包容性,让它成为了中国的滑板圣城。图为夕阳下的滑手们,他们在一个地方玩到天黑后,会坐地铁转场到有灯的地方接着玩。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滑手,在深圳时都一定会去坐落在龙岗区布吉百合酒店旁边的滑板店“1985滑板店”,虽然这里没有专业的板场,却有足够丰富的道具,小到新手可以玩的manual(后桥平衡)台,大到自己DIY组合道具,抛台,斜杆,适合滑手平日练习。因为在百合酒店旁边,于是这座自己DIY出来的板场也被滑手们叫做布吉百合滑板场。图为来1985买鞋的东莞滑手。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 小秋是1985滑板店的老板,他开滑板店七年最深的感触是认识了很多的板友,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因为滑板分外亲切。图为结束1985滑板小聚活动后,小秋搭乘地铁回家,一整节车厢全是滑手。

 ​ 小秋最近正在装修滑板店,他说,“为了给大家更好的体验,也为了让板店更贴近生活,同时更多元素一些,板店装修完后会融入啤酒文化。” 这次1985滑板店的装修跟一个滑板品牌合作,对方提供了部分资金,剩下的钱小秋自己想办法解决,估计需要花费四五万元左右。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图为装修中的1985滑板店。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1985滑板店清空的货架上放着一块滑板,阳光刚好投射在这一区域。 

 深圳除了布吉百合滑板场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场地。市民中心就是另一个深圳著名的滑板场所。让它著名的原因是这里有很宽阔的广场,又有台阶,离地铁也近,滑手们都喜欢来这里练习招式。图为滑手在市民中心玩滑板。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市民中心的十五级台阶是世界滑板圈公认的超高难度挑战,被称为“深圳峰”。滑板品牌DC职业滑手刘佳明曾在这里经历了八十多次失败,每一次跌倒都有摔伤甚至骨折的危险,但为了成功那一瞬,无数滑手依然会前往尝试。  

灵芝公园也是深圳几个著名地形之一,年代久远,知名度高,国外滑手经常光顾,曾有国外滑手来到深圳后称“见到各种完美的地形让他激动地差点哭泣”。此外备受滑手们青睐的还有邓小平广场、深圳博物馆、桃源居等。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图为滑手在灵芝公园玩滑板。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图为滑手小贾和小宇在深圳明斯克航母对面的公园玩滑板。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 图为黄昏时分玩滑板的小宇在水中的倒影。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深圳除了这些“天然”的滑板地形还会有专门修建的滑板公园,如蛇口滑板公园和盐田区政府轮滑公园。这里会有一些如抛台、碗池等专业化的大道具。图为蛇口滑板公园。

  滑手众多促进了深圳滑板产业的发展,著名的滑板店有布吉的1985滑板店,蛇口滑板公园的Switch滑板店,宝安西乡Mover_Skateshop滑板店。他们在代理BK,JUSTICE, ELEMENT, VANS等品牌的同时也会成立自己的品牌。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一名滑手站在switch滑板店门口。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这天因为下雨蛇口滑板场取消了比赛,滑手们在Switch滑板店内看滑板视频。 

 Vagabond Skateboards品牌正式成立于2010年2月,主理人是深圳的老一代本土职业滑手波仔。Vagabond的字面意思是流浪汉,游手好闲者,但波仔说他们取这个名字是想用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来反抗主流,精英,技术,物质的社会。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图为波仔。

  ​每年波仔主理的Vagabond的团队都会举行流浪日活动。流浪日是爱好极限运动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节日,大家会一起去深圳周边的小岛上烧烤聊天,或者在波仔家后院的小板场玩耍切磋。今年流浪日时,从上海The Place滑板公园来的滑手对波仔后院的碗池进行喷漆改造。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很多滑手身上都会有纹身。来自西安的晓剑两只胳膊上都纹满了图案。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波仔家的碗池改造完成后,来自美国的职业滑手Marquise Henry在碗池中做招。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流浪日的晚上,年轻人围在一起烧烤。 

 滑板活动多也是滑手喜欢来深圳的原因之一。深圳极限运动协会每年至少会在欢乐谷滑板场举办两次滑板活动,此外,还存在一个6月21日世界滑板日。2015年10月,还举行了十年来首次宝安滑板比赛。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此为宝安滑板比赛现场图片。 

 宝安滑板比赛结束后华dee抛发礼物。华dee今年21岁,在半年前和女朋友在宝安开了家Mover Skate滑板店。

  滑手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咖啡师、淘宝店主、设计师等,也有关于滑板的一些职业,如摄影摄像和滑板店员工。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图片中玩滑板的人叫圣凯,出生于1996年,是一家咖啡店的员工,利用休息时间玩滑板。 

​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KK,1994年出生,广西人,现在在深圳做淘宝运营。曾经做职业滑手是他的梦想,而现在他认为滑板吃的是年轻饭,应该寻找其它的出路。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六六,1990年出生,西安人,是一名女滑手,目前是沸点销售部成员,是沸点旗下滑板品牌Psychos-skateboards赞助的滑手。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阿Y,1995年出生,深圳人,他说:“喜欢滑板,因为我可以很专注的练习一个招式,在这种专注中能感觉到一种自由。在深圳滑板可以遇到很多厉害的人,大家一起玩进步得快。”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小贾,1990年出生,四川人,来深圳四年了,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滑板梦想而努力。

  
一座属于年轻人的滑板圣城​瘦狗站在深圳城中村的街道上,因为没钱了,待不下去了,决定离开深圳回家。他即将在深圳呆满一年,他说“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来深圳玩滑板。”就像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一样,深圳的滑板文化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野蛮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