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用户65996267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战争过程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后赵孝成王过寿,燕国派出丞相栗腹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赵国虚实,毕竟赵国虚弱,不止燕国,大家都想咬一口。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虚弱,国中几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国朝堂一片赞同之声,除了乐间反对,但被燕王无视,燕国发兵六十万攻打赵国。

燕国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带领,攻打镐邑,一路由燕国将军卿秦带领攻打代邑。赵国派出了廉颇、乐乘组合,廉颇守镐邑,乐乘守代邑,就这样两方对上了,战争形势最先在代邑发生改变,乐乘击败并俘虏卿秦,紧接着廉颇就在镐邑打败并杀了栗腹,廉颇乘势进兵,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城赵军才作罢退走。

作战意识不同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可以说只是想趁着赵国虚弱捞上一笔。燕国朝堂上定议攻赵时,燕国就有不同声音。在战争过程中,燕军在代邑失败,廉颇偷袭栗腹,虽然栗腹稳住了阵脚,但燕军内部还是不很稳定,以至于栗腹谋划好了攻击方案却被叛徒出卖,廉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杀了栗腹。

主帅的能力不足

燕国的丞相栗腹其实并不是一个草包,他少年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和赵国最后的名将庞暖是朋友,他还曾经辅佐燕王打败胡人,拓地千里。

栗腹在和赵国的战争中,栗腹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失误,但他的队友卿秦在对上乐乘却是个猪队友。卿秦兵败被俘,燕军士气受到打击,当天夜里廉颇就突袭燕军,栗腹带兵撤退,收拢残兵后和廉颇连战三次,竟然士气大振,这其中固然有赵军军力下降,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之前的原因,毕竟曾经的赵军能够和秦军作战不落下风,但栗腹的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栗腹有才华,但是他对比身为战国四大将的廉颇又差得远。廉颇最擅防守,栗腹攻不下廉颇,在队友兵败后,自己军心大乱之时被廉颇找准机会打败,虽然后来收拢了败兵,有了谋划,但还是被久经战事的廉颇轻松拿下。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也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况且燕军还不是狮子。

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天天故史汇


长平一战,赵国有将近50万将士长埋黄土,赵国经历如此巨变,接下来能再参战的军队已经寥寥无几,以至于后来秦国大军开到邯郸,赵国老弱病残羸弱之兵仅仅凑齐了20万人马。

这都亏了廉颇坚壁清野,才得以凑齐。

廉颇凭借20万老弱残兵能够抵挡45万秦军精锐之师的连番攻击,除了廉颇战略得当,赵国人破釜沉舟、众志成城外,魏国、楚国的支援也很重要。

赵国人上下舍生忘死,显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他们的血气方刚,他们的精神昂扬都表现出来了。

如果不是大势所趋,加上秦国在制度上已经远远走在东方六国前面,赵国凭借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坚强,不说一统天下,也定然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燕国偏偏不信这个邪,长平之战后,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栗腹为大将,要趁火打劫。

公元前251年,燕国大举攻伐赵国。

乐间是名将乐毅的儿子,他劝说道:“虽然赵国与秦国连年征战,国力耗损,军民大伤,但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做法让赵国百姓熟悉了军事,全民皆兵,而且燕国伐赵,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士气大损,而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可是燕国君王见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能放弃做一回渔翁呢?

燕王没有听,派出60万大军,主将栗腹率领40万攻打鄗城,副将卿秦率领20万攻打代城。

廉颇、乐乘遂和赵王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各个击破。赵国刚刚遭遇大战,损兵折将,能够正面抗击燕军的兵马真的不多。

但是廉颇认为这剩下的军队只要略加调教就一定能成为一只视死如归的军队,无往不胜。

燕军骄傲之兵,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为人所不齿,士气大受影响,还有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赵国以逸待劳,可以一战。

赵孝成王紧急派出25万大军,由廉颇和乐乘分别阻击栗腹和卿秦。

纵观当时赵国和燕国的形势,他俩关系一向不错,两国在军事上还有过合作,将领们都能够互相帮助御敌,此次伐赵,燕国军队中许多将士都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而心生懈怠。

同时栗腹用兵不善,赵国此时最怕60万大军铁板一块,但栗腹却将大军分兵几处,希望能同时出击,全面攻取赵国。

从赵国方面来看,廉颇等将领都是从连年战争中滚爬出来的,邯郸一战就很好的见证了赵国军力的强势和将领的才华,这一点燕国都难以企及。

果然,燕军大举进攻时,廉颇率领大军以逸待劳,迅速出击,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人人奋勇冲杀,赵军很快就将燕军打败,主将栗腹被斩杀。

副将卿秦听说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乐乘当机立断全力出击,就像已经排练好了似的,燕军兵败如山倒,几乎没悬念,卿秦被俘。

燕国两路大军败亡,对于赵国来讲影响力巨大,为了扩大战果,廉颇率领大军乘胜追击500里,甚至一度围困燕国都城,最后燕国割让15座城池求和才算了事。

此次战役使得赵国内外交困的情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到了赵国,国际地位有所回升。

经历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视战争如梦靥,这次大胜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赵国的自信。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役,赵国中一大批优秀将领得以脱颖而出,如,李牧,乐乘,庞煖等人,赵国不至于在军事上出现断层。

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多次击退各国进攻,国力得到复数,终于从内外交困中走出来了,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出现了短暂的辉煌。




谈闲士


赵国在长平之战投入45万人,秦国投入60万人,战争结束时,赵国死伤25万人投降二十万人,秦国死伤35万人,剩余25万人!最后坑杀20万人,赵国才全军覆没!


可以看到,赵国的军队战斗力是极强的,比秦国的战斗力还要强,也就是说,秦国军队的伤亡比赵国惨重!整个战国后期,也就只有赵国打败过秦国,其他国家都没有过!上一次是赵括的爸爸赵奢打败秦军胡伤!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


可见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何况还有后来的名将李牧和此时善于防守的名将廉颇!燕国的军队也就在乐毅在的时候雄起过一次,在后来燕昭王死后,换掉了乐毅将军,齐国田单复国,自此之后,燕国又再一次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军队战斗力也大幅下降,将领也是不行,赵国虽然战败仍然有留守的对战匈奴的军队和其他的本国的人民,加上燕国这次是趁火打劫,赵国的战斗力更是不得了,杀红眼!燕国哪里是赵国的对手!在廉颇的打几下大败!


而且即使在后来的秦国再一次发起要攻打邯郸的战争中,赵国也是自始至终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国家看到秦国好像也没有灭掉赵国,就再一次联合起来攻打秦军,也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秦国攻打邯郸的部队再一次被赵国和各国联合军队打败!


鹏程日志


分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军事原因。赵国虽被坑杀四十万青壮年,但北部的李牧骑兵军团丝毫没受影响,因为李牧军团常年驻守赵国北部边疆,是为防范匈奴人南下,而且这个精锐兵团主要是在武器质量、兵员素质、战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里挑一;

第二,战略战术原因。据《战国策》记载,燕王喜派相国栗腹为赵孝成王贺寿,栗腹回来向喜报告: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而后又问乐间,乐间道:不可战!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觉得可以伐,燕逐起两路大军,其中一支四十万大军由相国栗腹率领攻鄗,另一支由庆秦二十万大军攻代。赵以廉颇八万军挡栗腹,以乐乘五万挡庆秦,燕人大败。

第三,经济原因。赵国有邯郸平原,太原盆地等粮食主产区,而燕国可耕地却很少,经济决定政治,所以燕国会败,至少拖不起持久战。

总结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得知,当时燕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而赵国面临亡国之难全民思想统一;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兵员骁勇善战,可谓全民皆兵,而燕处蛮荒之地,基本无甚战事,军备相对于赵国废驰一些;赵国是正义的,而燕国是邪恶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北疆刀客


战国中后期随着魏、楚、齐等国的相继衰败,秦国逐渐形成了一家独大之势,彼时关东六国唯一能与秦国一战的就是赵国。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不但拥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而且名臣辈出,在蔺相如、赵奢、廉颇等人的带领下,赵国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强秦,不过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惨败元气大伤,仅仅一年后秦军卷土重来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面临生死存亡,索性楚、魏两国大军救援,赵国续上了一口命,避免了亡国之耻。

连经两次劫难,赵国元气大伤,邻国燕国也没闲着,趁赵国国力衰落之际,开始挑衅,据《史记》记载“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返燕地”,此时赵国无暇顾及,也就顺其自然了。

公元前251年燕国相栗腹出使赵国带回一个好消息,“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燕王从其计出举国之兵攻打赵国,结果赵军以少胜多,燕相栗腹也在乱军中被杀,赵将廉颇乘胜追击险些将燕灭国。

此后燕国又趁秦、赵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多次出兵赵国,结果都遭遇了赵国的顽强抵抗,燕国屡战屡败,燕名将剧辛也被俘杀。

为何看似奄奄一息的赵国能够屡次击溃燕军呢?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综合国力,赵国在战国后期一度是关东六国之首,而燕国在七雄中始终是打酱油的角色,虽然也有乐毅伐齐,秦开破胡的灵光一现,但是综合国力在七雄中仍是下游。赵国虽然长平大败但是多年的积累还是能凭借综合国力和燕国一战。

其次,燕国轻敌,栗腹只看到赵国无兵可用,并未看到廉颇,乐乘名将仍可一战,廉颇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大败燕军,迫使燕王割地求和。数年后,不长记性的燕军卷土重来又被赵将庞煖、李牧等人依旧连败燕军,正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通过几次燕、赵之战,赵国重新树立了在七雄中的地位,也使得赵国有了短暂的中兴。


一点点历史


长平之战后赵国能打败燕国,最主要是有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个人。

长平之战​前期主将是廉颇,秦国用了反间计,赵国才用赵括换了廉颇,导致赵国45万大军损失殆尽。长平之战后,赵王意识到廉颇的重要性,又重新启用廉颇,燕国攻打赵国时,赵国主将是廉颇。两军对垒,不在于兵多兵少,而在于主将的能力。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领兵打仗难有敌手,大败燕军之后又围攻燕国都城,致使燕国割地求和,赵国的实力又增强一些。

​庞煖是赵国四朝主将,不过只在赵武灵王时期略受重用,后来一直不受待见,等于蹉跎了半辈子。廉颇后来在攻打魏国时,赵王又听信奸臣谗言,派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位,廉颇一怒之下带兵攻打乐乘,彻底得罪赵王只能逃到魏国,后又去齐国。赵国失去廉颇这位大将,只能起用已经年过古稀的老庞煖,庞煖带兵又大败燕国。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早期主要是抗击匈奴,廉颇和庞煖都不在以后,赵国只有李牧这一个名将。李牧后期回朝,在抗秦和攻打燕国都有很大功劳,赵国后来全靠李牧撑着,李牧一死,没多久赵国就灭了。



古今历史大杂烩


长平之站以后,赵国的确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近五十万的大军全部被秦军坑杀,可以说的上是真正的奄奄一息,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赵国却能将燕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小编以为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赵国虽然损失几乎全部的精锐,但是真正的厉害的大将——廉颇却还在。放眼望去,此时的赵国有廉颇、乐乘这种BOSS级别的将领,而燕国却根本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将领,燕王派出的统兵之人并没有认识到双方之间的优劣,本可以60万大军全军压上的,却偏偏分兵给了赵国机会。

第二,战国时期征战讲究的师出有名,虽然当时礼乐崩坏,可是师出有名这一点却保留了下来。燕国此时乘着赵国长平之败的机会趁火打劫,在道义上落了下风,不得人心。

第三,赵国虽然损失五十万精锐,可是却在廉颇的带领下以二十几万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队抵挡住了秦军四十多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赵国。此时的赵军人数虽少,可是军队的气势却正盛,燕国此时的进攻等于是在揭所有赵人的伤疤,赵军自然个个奋勇杀敌。

第四,赵王经过长平之战之后意识到了廉颇的重要性,对廉颇很是信任,也放心的将大权交给他。我们知道这种君臣的信任是很难得,这可以让廉颇没有了任何的掣肘,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燕国。

第五,实力上的差距。战国七雄之中,燕国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现在赵国实力受损,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燕赵两国年年征战,可是燕国却败多胜少,赵国将领对燕国的作战能力和方式都很是了解。

综上,这些原因最终合在一起造就了燕国被打算趁火打劫却最终大败而归。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记得点击一下关注哦!!!


小黄鸭邀您看影视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禅悟张晓红


说起长平之战,可谓春秋战国时期死亡人数最多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同时也是秦国商鞅变法与赵国胡服骑射变革成果的较量,更是决定一场秦赵两国未来国运的博弈,此战以赵国战败而告终,彻底影响了战国后期的天下格局,为秦朝统一奠定了转折性的基调,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此战,白起击败了赵括,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余人。赵国大伤元气,眼下能做的就是休养生息,此时任何一个国家来犯都有可能导致赵国的灭亡,那为何还能将一个韬光养晦的燕国挫败?

其一: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秦国想一举灭掉赵国,却不料赵、魏、楚、韩四国结盟,秦国战败,四国胜也是惨胜,但赵国却凭借其他诸侯国之力恢复了失去的的大部分国土。与此同时赵国名将李牧在长平之战后获得了赵王的受权,总管边关军政财税大权。李牧就在边关恢复田畜,进行边关贸易数年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接着就用这笔钱招募各国流民,扩充军队近约20余万。

其二:

老蒋廉颇得以重用。

公元前251年,燕国派相国栗腹访问邯郸,与赵国交好。当时,栗腹出使邯郸时发现,赵国青壮年大多死于长平之战,孤尚未长大,兵力空虚。便想着毁弃盟约,趁机进攻赵国,却不知赵国的军力已经恢复到足以灭掉燕国。栗腹回国之后将眼见之处告诉燕王,之后出兵两路讨伐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庆秦率军进攻代地。赵王得知此消息,重新启用大将廉颇,令其与将军乐乘分兵抗敌。在面对数倍于己的燕军,赵将廉颇运筹帷幄,与乐乘相互配合,大败燕军,并且击毙燕将栗腹,俘虏庆秦。燕王喜听闻燕军大败,顿时就慌了神。而此时廉颇不愧为战国名将,他带领赵军一路追击燕军,居然一路到了燕国都城并且包围。此时的燕王喜总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顾屈辱,最终派使者出城求和。


马伊赛夫


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时期,期间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外交可以说为后世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经典案例,其中更是涌现出大量为后人所称道的文臣武将!

其中赵国在战国中后期也是拥有称霸天下,统一华夏的资本的,尤其赵国经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军力更是大幅度的提升,长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中,不单单提升了赵军的实战经验,更是大幅度提升了本国民的凝聚力,再有像赵奢廉颇李牧等一大部分名将的加持,赵国便更有了称霸天下的资本!所以也只有赵国才能和秦国打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的战役,也只有赵国才能将秦国逼到动用全国之力才免伤获胜(这里当然也有赵军临阵换将,启用赵括的原因)!从这整个过程来看,赵军在整个军事行动中,只有最后赵括的盲目自大和轻敌才是赵军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这里也不排除赵军后继粮草不济的原因)!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也和你体现了赵国军民的一大隐藏属性,就是对赵国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于这一点个人认为,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在外在表现中,赵国在这一时期是最为明显的!所以才有长平之战后三年内,赵国反悔献城激怒秦国后,又能屡次击败秦国的结果!

除此以外,赵国在经历胡服骑射后,历经几代君王,早已在整个赵国中形成了全民尚武的性格(不仅仅只有秦国尚武),当面临灭国的紧急时刻,名将尚存,高度的凝聚力和全民尚武的性情,才是赵国能闪耀出最后光芒的三大原因!

反观燕国,地处北方,当时的情况,人少粮缺,长期被齐国欺负,战国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诸侯国,没有之一,最大的闪光点是乐毅率六国军队攻下齐国七十余城,这里的重点个人观点原因有三个:一是多国联军(燕军没这实力),二是联军中不乏各国名将(功劳体现在了乐毅身上,没有贬低乐毅才能的意思)三是之所以选乐毅为主帅,更重要的原因是政治因素,为了平衡各国在联军中的势力(这次讨打齐国是秦国提出的,秦国放弃眼下各种利益诱惑,为了实现更为远大的彻底削弱齐国的目的,这也是之前列国屡次联合讨打秦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单凭燕国是不能和任何一个诸侯国抗衡的。

燕国想要趁火打劫赵国,却又忽视了燕赵两国在软实力中本身存在的巨大差异,才会盲目进攻,导致战败的结果。

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差异,欢迎各路大神指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