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學生通過微信找專家諮詢,專家建議做檢查,查出癌症

——梁寶松/文

閱讀提示

:看病,就要認認真真的看,通過微信想讓專家給出診斷,很難,也很容易誤診。

那是前幾天,我的一個在國內某特大城市工作的親學生,突然給我發來了一段微信:“梁老師,我表姐,女,46歲,胃疼4個月(不是每天疼),大便有咖啡色,左側下腹部有時疼痛。看需要做什麼檢查?”

曾經的學生通過微信找專家諮詢,專家建議做檢查,查出癌症

我這個親學生,在十幾年前曾經跟隨我實習過一年,畢業後去了國內某特大城市發展,業務做的很突出,前一段時間,出於對我的迷信,還專門坐飛機過來找我親自給他檢查了胃鏡,平時有些什麼事情也喜歡問問我。

這次他表姐會是什麼情況呢?

根據他提供的有限的信息,我捕捉到一個很特別的信號,那就是他表姐的大便呈現咖啡色!這會不會是消化道出血呢?一般來講,我不會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給別人診斷疾病,我也許會給提供一個診斷思路!我於是我告訴我的學生:“先看看有沒有消化道出血,”

“做胃鏡檢查?”

“需要。”

“在xx市呢,那先做個胃鏡了。檢查出來再請教您。”

曾經的學生通過微信找專家諮詢,專家建議做檢查,查出癌症

曾經的學生通過微信找專家諮詢,專家建議做檢查,查出癌症

大家知道,我平時看診喜歡講究套路!也就是說,根據患者的主訴,我會選擇我認為重要的症狀,詳細詢問,再按照我自己設定的邏輯思維順序,去逐條排查,選擇合適的輔助檢查,最後做出初步診斷。按照咖啡色大便,需要詢問排除食物,藥物對大便顏色的影響,需要查看有沒有貧血體徵,還需要檢查血常規有沒有貧血,如果有,就需要按照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思路去思考:

1.出血是真是假?2.根據顏色判斷出血的大致部位,黑色和嘔血上消化道,暗紅色中消化道,鮮紅色下消化道;3.上消化道選擇胃鏡,下消化道選擇結腸鏡,中消化道選擇膠囊內鏡,小腸鏡,上消化道造影,腸繫膜血管造影等檢查;4.根據病史,體徵,輔助檢查結果,經過邏輯分析做出初步診斷。

如果有貧血,還可以按照貧血的臨床思路:1.造血原料不足;2.失血,包括顯性失血和隱性失血,隱性失血又包括消化道腫瘤,寄生蟲病,慢性感染等疾病;3.排除前兩項,需要警惕造血系統疾病。當然,女性還需要考慮月經生育等生理現象。

曾經的學生通過微信找專家諮詢,專家建議做檢查,查出癌症

聽了我這些分析,大家我就知道為什麼我沒有給我的親學生的表姐做出診斷,而是僅僅提供了一個診斷思路了!現在學生把他表姐在國內某著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做的結腸鏡檢查結果,病理結果發了過來,是結腸多發息肉和並不算早期的直腸癌!胃鏡檢查只是普通胃炎。如果我只是通過隻言片語隨便做出診斷,這學生表姐的直腸癌就誤診和漏診了!

仔細想一想,真的覺得後怕!所以我也想再次告訴大家,不要指望通過微信電話等方法看診,那樣真的很不靠譜!(本號總顧問梁寶松教授,198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本科,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