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走过2017年的磨难坎坷 ,今天的王健林以及他背后庞大的万达帝国又是怎样?

思旧年 中国首富也会落泪

1月4日万达年会上,当会场飘荡着《歌唱祖国》的旋律时,所有人都沉浸在激昂的气氛里。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台下的王健林激动得难以自已:军人出身的王健林回想起98年万达独家赞助世界杯预选赛,当时中场休息时所播放的歌曲正是《歌唱祖国》,他在贵宾席上全神贯注的俯瞰这座象征着万达迈入新位面的绿茵球场 ,这股旋律在他的内心不断升华放大,伴随而至的是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如电影般在脑海回路,竟触景生情中落下激动的泪水,与他而言:万达的30年,太不容易...多年来商业釜战,一次次危难关口的忍痛抉择,至今还历历在目..

万达自诞生之初,王健林就把他看成了自己的骨肉,数十年里,一步步的呵护培育,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新风,万达得以从地产圈脱颖而出,王老板就这样看着他成长、茁壮,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但也目睹了它的生病、受挫一度落入纷争旋涡...

生死年 大马城滑铁卢之役

2017年5月13日 据悉,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来北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他来北京第一站,并未先去拜访中国高级官员,而是直指长安街去了万达集团总部,拜访中国首富王健林。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中国首富和马来西亚总理的会面,隆重得像两国元首的国事会面

他们坐在各自国旗前面,主要议题就是吉隆坡市中心的大马城项目。会面后纳吉布在联合记者会上说,中国首富对大马城"兴趣浓厚"。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王健林以企业家身份参加了"一带一路"论坛。会后,他野心勃勃地对央视说:"今年万达要落地两个超过百亿美元级别的项目,一个是马来西亚的大马城,还有一个项目在印尼,目前还在谈。"

事情并没有如王老板所愿,这个百亿美元级的项目在中国官员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后就被PASS掉了。

这只是开始,万达的磨难将接踵而至..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2017年5月,万达失去大马城项目;6月,万达开始被证监会排查授信风险,随后遭遇“股债双杀”;海外投资失败...此后,万达集团开始将万达广场与酒店打包出售给了融创与富力集团。同时抛售伦敦、悉尼等海外物业;2017年年底,万达网科又被爆出裁员幅度超过50%..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网传:危难时刻 王思聪以30亿价格贱卖熊猫Tv救父 网友批:虎父无犬子

资金链就是生命线,危难时刻,王氏父子只能变卖甚至是甩卖资产来对冲高昂的债务,若真的出现资金链断裂,银行将强制收回手下资产,届时,这座屹立中国30年的商业帝国也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这一关头,王氏父子又将如何抉择?

债务年 进一步优化手中资产

当然是卖资产,但王健林似乎早有酝酿,在这次债务危机中,他特意拣出N样资产减分项开始变卖。众所周知,现在的万达集团主要分化成四大产业集团,通俗来讲就是:万达物业(商管集团)、万达电影(文化集团)、万达房产(地产集团)、金融集团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网友批:收购乐视后血本无归,现在又开始收万达,孙宏斌真有钱!

除去去年融创收购的13个文旅项目和卖给富力的77个酒店,10月29日,融创公告宣布再以62.81亿元,收购万达旗下原文旅集团和13个万达文旅城的设计、建设、管理公司,一举买断睥睨行业的文旅运营团队,作为最后9%的权益,经此一手,13座万达城至此与万达再无瓜葛..

王健林的万达商业开始避重就轻,迈向轻资产道路,这是业界一致看好的发展方向,在当下空前的地产调控下,高杠杆、高负债、严调控的紧张环境让诸多业界龙头颤栗不止,生怕哪天突泛洪水猛兽,让数十载的心血财富毁于一旦。

断臂求生:王健林父子走下神坛 只求岁月安好

仅此一项转让协议就减债440亿元,回收现金670亿元,相当于减债1100亿元

现在来看,这场大风波并未将万达扯进无底深渊,反而给了这位战场老兵革新体系的新机遇,随着世纪交易的落幕,经此一手,王老板成功通过股权交易、或是变卖转让协议等形式去除资产中不稳定的高杠杆、地产项目,迈向步履清风的轻资本快车道。未来的万达又会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这生死攸关的两年里,王氏父子的举动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在走下神坛后,他们又给地产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1.形势多舛 不求变就难以存活。细数万达的蜕变、万科的新闻、恒大的调整、碧桂园的高周转、还有我们本土建业集团的新蓝海战略,大家都更加看好未来走向轻资产道路,并都在为之做出改变。

2.不看形势,即使踌躇满志也会陷入低谷。尤其是在当下国家处于转型期,大力推动科技制造,实业经济上。投资国内的项目可以有。但若想贷着人民银行的钱,把钱投在国外,王老板显然犯了决策上的错误。

3.新型服务商或成为未来房企发展趋势。在一二线调控、三四线遏制房价上涨的今天,单一靠高杠杆来完成的房地产商业模型(拿地—建房—营销)风险越来越高,在富商眼中地产项目竟成为了资产减分项,摘掉开发商的帽子,换一个方向转型至市场服务内容(商管、文旅、酒店、物业等),企业的发展会如江渠般源远流长,现金流也会更加健康。

4.接盘侠一直都有。大到孙宏斌,小到三四线城市里的炒房客,在别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交易,或许一般人连触及的机遇都没有。

5.风险见价值。在危难中,卖重资产项目依然是变现的上乘选择。顺势把自己的债权一笔交接,轻松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