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男版「老乾媽」靠醫藥發家,管理700億企業堅持不上市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裡都有那麼一個主人公。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主人公則是靠自身的一股毅力從0到1,從一個小作坊到如今打造出了一個商業帝國,他依然堅持三個不,那就是“不負債、不上市、不兼併”,就是靠這樣的信念到如今的700億商業帝國。

他是男版“老乾媽”靠醫藥發家,管理700億企業堅持不上市

時間回到上世紀60年代末,他剛剛從部隊裡退伍。也許就是軍人的這股子勁讓他不甘心就這樣庸碌一生,他總覺得自己需要做些什麼。於是,他回到老家揚州泰興創建了自己的一個小製藥廠,而當時的這個廠可以說只是一個小作坊。就這樣,他在六間平房、幾口大缸、幾臺簡易的設備和數名工人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因為廠裡也哪有什麼錢,所以大部分都是由人工挑水。同時為了節省運費,他還自己把40桶原料裝上船。他底下的員工都這麼稱呼他不止是廠長,還是泥瓦工、建築工和搬運工。

到了1981年的時候,當時廠裡因為政策原因面臨被關停的危險。但好在廠裡生產的板藍根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了,因此危機也就化解了。於是,製藥廠轉併到縣辦,改頭換面成“泰興藥廠口岸車間”,從而得以保留。經過兩年的發展,當時車間只有10個人但卻在醫藥行業中打響了名氣。1985年,車間產值達到一千六百萬,還引進了一批中國藥科大學的畢業生。徐鏡人終於掛上了揚州市揚子江製藥廠的牌子。

他是男版“老乾媽”靠醫藥發家,管理700億企業堅持不上市

1988年的時候,上海爆發了甲型肝炎,當時很多人都得病了,而且很快板藍根幹糖漿就被搶光了。也正式因為這樣,上海還為此向上級申請板藍根。為了這樣,當時整個廠子裡的人沒有休假趕出了所有的板藍根。在製藥廠發展得很好的情況下,徐鏡人因一些原因最終離開了。在徐鏡人離廠三年多的時間裡,企業發展嚴重受挫。1993年,徐鏡人被恢復職務,回到虧損兩百多萬、急需改革的揚子江製藥廠。

他是男版“老乾媽”靠醫藥發家,管理700億企業堅持不上市

2007年62歲的徐鏡人似乎有些“保守”,他曾對媒體表示:不合資,不上市,不兼併,不接受風險投資,不搞多元化。在他看來,跨國公司雖然可以幫助中國的醫藥公司提高國際水平和質量,但中國醫藥產業的真正的提高要靠自己,很多跨國公司到中國來的目的也僅僅是利用中國的資源。徐鏡人從事醫藥行業已經超過了30年,在看似“古板”的經營策略下,掩藏的是對中國醫藥行業的熱愛與守望,推動中國的本土製藥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