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魯迅已中年!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慢慢讀懂了魯迅的真!

年少不懂魯迅真,讀懂魯迅已中年!

讀懂魯迅已中年!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慢慢讀懂了魯迅的真!

年少時候,和中國千千萬萬中學生一樣,一怕寫作文,二怕周樹人。尤其怕遇上一篇“老周”,然後老師扯開了連綿的篇幅,將他老人家的文章一句句,一字字,一個標點一個標點……分析,鑑賞,恨不得掰開了,揉碎了,咀嚼了,吞嚥了……大段大段地讓寫筆記,記記記,抄抄抄……

好累啊,好煩啊,好枯燥啊,好無語啊……於是魯迅的形象在少年人的心中便越發僵化起來,苦澀起來,不近人情起來……似乎他成了那塊最難啃的骨頭,肉少,嚼不碎;他成了最令人望而生畏的那個形象,總是黑著臉,高高在上,語言尖刻,說話凌厲……又是匕首,又是投槍,又是革命,又是教育!不可愛啊,一點都不可愛!

那時候的教育者何嘗知道物極必反?強調得太多未免讓人厭煩讓人叛逆讓人覺著害怕讓人不知珍惜。更何況,體驗太少,感受太淺,老師講的方式又太老套,年少的人怎麼可能讀得懂,味得深,品得切,愛得起來?

閱歷漸增,人生體驗漸深,看到的社會怪相漸多,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總有那麼一個時刻,突然想起魯迅的句子,魯迅的文章——是的,確實是這樣的,魯迅也曾經這樣說過;是的,本就如此,魯迅那篇文章不就是這個意思?也到了那麼一個時刻,開始喜歡給學生講魯迅,談魯迅,品魯迅,大聲說魯迅真厲害啊,真牛啊,魯迅說得太有道理了,魯迅寫得太形象生動了!

而這一恍神,已幾近中年……我用了多少歲月,多少時光,多少風風雨雨,多少跌跌撞撞漸漸讀懂了他,讀懂了那個名叫周樹人的浙江紹興魯鎮人的魯迅!

讀懂了那個至深體味人間孤獨的魯迅

原以為那麼多的青年人尊敬他,那麼多的敵人“在乎”他,原以為他是受著萬千中國人簇擁的,原以為他坐在高高的教育神壇、革命神壇上便足夠得意,足夠風光,足夠熱鬧……然而,真正走近他,才發現他很孤獨很孤單很可憐,甚至有著不能言說的寂寞。這寂寞是從年少時候父親生病,他一次次跑當鋪,家道中落深味世態炎涼開始的嗎?這寂寞是從母親騙他從日本回來,逼他娶一個從未見過的媳婦開始的嗎?這寂寞是從給學生上課卻被惡作劇被傷害開始的嗎?這寂寞是從被羽太信子懷恨被誣陷終成兄弟失和開始的嗎?這寂寞是從感受到舊中國的風雨飄搖血雨腥風黑暗恐怖開始的嗎?

難能可貴,他從不曾大肆晾曬自己的孤獨,而是儘可能體味他人的孤獨,體味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孤獨。

所以,才會有“鐵屋子”的說法,所以才會在與錢玄同的辯論中言及“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大約他自己正“清醒”地孤獨著,深深明白“清醒”的寂寞,明白“清醒”後的堅守和抗爭有多艱難多痛苦,所以才不願叫醒了他們,讓他們也忍受這樣的孤獨,這樣的“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

然而,最終,畢竟,錢玄同還是說服了他:“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他終究在絕望中努力鼓起勁頭來開始投出這“匕首”,這“投槍”。於是才有了《藥》中為拯救中國子民推翻大清被正法,卻被中國子民喝血的夏瑜的孤獨,有了《祝福》中的回到魯鎮的“我”的孤獨和“我”親眼目睹、深深同情卻無能為力去救助的祥林嫂的孤獨,有了《傷逝》中原以為衝破了世俗的牽絆,勇敢地追求了愛情,卻最終被愛情傷害,被愛人拋棄的子君的孤獨,有了《孤獨者》中被世人不理解也不屑於理解世人的,最終咳血而死的清高的魏連殳的孤獨……

大約對孤獨的味道感受得太濃重了,大約太多地深味了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所以魯迅的文章不是明媚陽光的,不是積極樂觀的。他的小說太多了沉重太多了幽暗太多了苦悶,壓抑得絕望得讓人透不過氣來……也許這樣才是真正的魯迅——一個孤獨的絕望的苦悶的魯迅!

年少時候,我對這樣的“苦悶”甚是反感,覺得看不到一點亮色,覺得看起來太讓人傷感痛苦。然而,年紀漸長,才明白孤獨原是生命的本質。每個生命最不可擺脫的就是孤獨,而每個人也終究要學會在寂寞中、彷徨中、失意中體味和咀嚼這孤獨。“沒有在暗夜中哭泣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是啊,有多少人這一生不曾在暗夜中哭泣過呢?在暗夜中哭泣只因為這哭泣是不堪於人見的寂寞,只因為這哭泣是一個人的絕望崩潰,這哭泣是一個人的自我療傷;這哭泣要在第二天的太陽昇起時抹去淚痕,要在第二天的風雨交加中“奮然而前行”!

也許,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魯迅更多寫出的是革命者的孤獨,是帶著那個年代特色的具有了更多社會感的“沉重的孤獨”,然而,對孤獨的體味對於人而言是相通的,正如小小的魯迅在從一人高的藥房櫃檯裡接過藥時深感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孤獨,正如在回不去孃家又被渣男拋棄的子君的愛情破滅的孤獨,正如不滿這黑暗社會又倔強不願妥協於是不斷碰壁的範愛農的孤獨……這些孤獨,這樣的孤獨,現代的人又何嘗不曾體會過?每一次的體會後也就能深深理解了魯迅的感受,也就不由要深深感嘆魯迅描繪得如此真切,體味得如此深刻。

讀懂了那個深味人性複雜的魯迅

讀懂魯迅已中年!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慢慢讀懂了魯迅的真!

少年的時候堅定地相信“人性本善”,在善良傳統的父母和正統嚴肅的學校教育的熏習漸染中,堅定地相信這人間處處都是真善美,這人間處處都是“美好的春天”,處處都是具有善良、美好、純真人性的“人”!

然而,人事漸長,耳聞目睹漸多,才發現荀子的“人性本惡”未嘗沒有道理!受傷躺在路上一次次被碾壓,眾多路人經過卻冷酷漠視,見死不救,最終死去的小悅悅;資助了那麼多大學生,用歌聲、用努力去盡力做善事,自己生病了卻無錢醫治,還被逼著資助的叢飛;那麼善良熱忱地接納朋友,關愛朋友,幫助朋友卻被朋友關在門外,被其男友刺死的可憐的江歌;那個原本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熱愛學習,卻因為被傷害而患上抑鬱症,最終要跳樓時又被一眾國人圍觀、嘲笑、諷刺、鼓動最終跳下萬丈深淵的李依依……社會的萬花筒以他的紛擾複雜展示著這個世界的亮麗,也展示著這個世界的陰暗,展示著人性的黑暗,展示著鮮花被摧毀、道德被抹殺、人性被扭曲的生命真實。

而這些,很多年前魯迅不就曾經無數次地描述過,刻畫過嗎?那個曾經那麼熱愛生活那麼善良勤勞的祥林嫂啊,是怎樣在魯鎮人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中被賣,被打,被排擠,被恐嚇,被侮辱,被損害,最終淪為乞丐,又淒涼死去。她曾是那樣的青春美麗,她曾是那樣的執著勇敢,她曾是那樣的本分可愛,她曾是那樣的堅韌頑強啊,然而,魯鎮人喜歡聽她訴說痛苦,柳媽喜歡恐嚇她到了陰間要被兩個男人爭,被劈成兩半,四嬸喜歡嫌她晦氣,髒了案桌;魯四老爺喜歡罵她謬種,死得不是時候……這樣的魯鎮沒有同情,沒有憐憫,沒有愛,沒有善良;這樣的魯鎮展示著發揮著人性的醜惡,最終把一個女人活生生地推向了寂寞的死地。

讀懂魯迅已中年!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慢慢讀懂了魯迅的真!

涓生,本是那個信誓旦旦聲稱愛子君的男人吧,本是那個自詡為勇士,自詡為鬥士的新青年吧。所以子君才會那麼勇敢地衝破家庭的束縛,孤注一鄭地選擇和他“私奔”。然而,在現實的殘酷面前,在沒有物質保證的冰冷麵前,涓生終究是自私的,冷漠的,軟弱的。當子君拋卻一切,沒有了家人,沒有了工作,甚至很難與周圍人交往,而只是一切以涓生為中心,一切為涓生操勞操持,一切要考慮小家庭的經濟和吃喝時,在涓生眼裡她就不再可愛起來,“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他似乎愛的不是一個這樣的“家庭婦女”,而是那一個陽光獨立、不食人間煙火的勇敢少女啊,於是他便聲稱“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啊,他便認為是子君“捶著自己的衣角”,致使他難以擺脫眼前的困境,他便吃掉子君養的油雞,放掉子君的阿隨,他便“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他便最終冷酷地說出這樣的話“因為,我已不愛你了”……他言出得如此輕易,他編造的理由如此虛偽,他在面臨生活危機的時候考慮的只是自己,只是如何擺脫子君這個“累贅”,卻從未考慮子君為她失去一切,從未考慮當時的女子要獨立有多麼艱難,從未考慮子君把他的愛作為生命的全部……最終,他拋棄了子君,子君也終於在鬱郁中死去!

這一出悲涼的《傷逝》在當今的中國處處上演著,這樣一個嫌棄愛人,自私虛偽,始亂終棄的男人在今天也比比皆是,這也就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出處。魯迅大約是以比較寬容男人的眼光在寫涓生,而換一個角度,其實魯迅寫出的正是很多男人人性中最複雜也最真實的成分。而另一篇《阿Q正傳》更是生動地刻畫出了中國人自欺欺人,怯懦、麻木,有時候還有點欺軟怕硬的性格特點,他的“精神勝利法”尤其讓人印象深刻。而捫心自問,即使在今天,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地會有阿Q的精神特點,會有與他的人性共通?

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我們在其中蹣跚而行,總會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善良,陽光友愛,也總是能看到那些冷酷自私、陰險惡毒的人性成分。也許,這才是人性的真實,社會的真實,可貴可贊很多年前魯迅便生動地刻畫出人性的複雜,人的複雜!

讀懂魯迅已中年!感受到的人生冷暖漸豐,慢慢讀懂了魯迅的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