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坊間開始有這麼一個說法,筷子半年不換,會滋生一種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Ⅰ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這究竟是真是假?平時我們天天用的筷子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筷子半年不換致癌?對也不對

我們通常家裡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由於筷子本身材質的關係,竹木筷用久了就會有磨損,導致結構疏鬆,表面不再光滑,會出現許多細小的凹槽,如果清洗消毒不當,非常容易殘留細菌,黃麴黴素也可能是其中的汙染物之一,而這種磨損的發生週期基本就是半年。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所以我們說筷子半年不換會致癌從理論上來說有一定的根據,但是大家也不必恐慌,因為真的要達到致癌的程度,還要有幾個必要條件:

1、 筷子表面長出黴斑

2、 筷子清洗不夠徹底

3、 筷子洗後沒有瀝乾或儲存環境不當

4、 長期使用帶有黴斑的筷子

只有當這4條同時滿足時,我們才認為會有致癌風險,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生活場景來看,是不是有這些潛在風險,然後及時規避就好。

關於筷子,你還必須知道的 6 件事

1、"裸色"筷子其實並不安全

很多人在選擇筷子的時候,選擇所謂的天然無漆的筷子,覺得衛生、環保,但是事實上,如果筷子表面什麼都不塗,在使用過程中

更容易吸收水分、磨損開裂,使食物殘渣殘留在縫隙中,細菌滋生

而如果在表面塗上生漆的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延長筷子使用壽命,避免使用過程中的細菌汙染。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不過,買筷子應選材質本來的顏色,因為彩色筷子在染色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有害物殘留,一旦顏料脫落被誤食也不利健康。

2、不要重複使用一次性筷子

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場景,導致它不管從筷子本身原材料還是加工工藝上來說,遠沒有我們日常生活用筷來的好,而之後筷子的清洗也很難做到把一次性筷子清洗乾淨,如果不小心用到劣質品,漂白劑、硫磺都會在反覆使用中析出,所以為了杜絕安全隱患,一次性筷子還是隻用一次為好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另外,從環保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建議大家使用一次性筷子,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自己備一雙筷子,即方便又衛生,而且更環保。

3、不要用吃飯筷子煎炸食物

日常吃飯使用的竹木筷在高溫煎炸後會碳化變黑,硬度變差,易發黴、掉渣、藏汙納垢,漆筷遇高溫會導致表面漆面脫落,把重金屬帶入食物當中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建議我們日常生活中,為煎炸等其他高溫烹飪配一副專用的煎炸用竹筷

4、 筷子清洗成把搓,細菌長的快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平時洗筷子都是開著水龍頭,在水下拿著一把筷子搓,一頓“噼裡啪啦”以後,就權當大功告成,事實上這樣是非常錯誤的。

筷子在一起互相搓洗,會導致筷子表面的保護漆脫落從而造成筷子表面損傷,產生可以讓細菌寄生的狹小縫隙,導致細菌滋生。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筷子一隻一隻分開用稀釋後的洗潔精清洗,雖然效率可能沒有成把洗那麼高,但是卻真正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隱患。

5、 擺放不對,前功盡棄

筷子清洗完後,首先要儘可能的瀝乾水分,然後放入帶有鏤空可以瀝水的筷筒中,擺放時要注意筷子小頭朝上,擺放數量不能過密,同樣也不要橫著成堆擺放,因為這樣不利用筷子水分蒸發、不利於排水,容易滋生細菌。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此外筷筒本身也要做到定期清洗,清洗週期建議為2周,筷子如果長時間不使用(超過1周),再使用時,要進行重新清洗,有條件的家庭建議每次清洗完筷子後可以烘乾存放,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6、 新筷進門,先煮沸消毒

新買來的筷子,別以為有外包裝在就是乾淨的,拆開就用,在筷子的生產、包裝、運輸過程中,有太多的機會被汙染。

筷子半年不換會得病!謠言還是科學?

所以新買來的筷子應該先用洗潔精清洗後,再用沸水煮半小時左右,如果筷子拆開後有異味,也可以用醋浸泡半小時,一般都能夠去除異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