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每到夏季來臨,防曬問題一定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除了打傘、帶帽子、帶墨鏡,出門前塗防曬霜也是人們常用的手段,但是關於防曬霜,你有沒有走進過這些誤區呢?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誤區一:中老年不用塗防曬

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很多到了一定年紀的阿姨都沒有用防曬霜的習慣,覺得那是年輕人愛美的表現,自己年齡大了,不在乎美不美的了,有一些叔叔更是覺得塗防曬霜是女人的事兒,自己大老爺們根本用不著,不就是曬黑一點,無所謂;

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皮膚細胞含水量會變少,加上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屏障功能下降,表皮萎縮,皮膚變薄,防護能力也會變得更差,在陽光暴曬後更容易出現曬傷或光敏性皮炎,嚴重的還會直接誘發皮膚癌的發生

結論:抹防曬霜沒有年齡和性別之差,相反年齡越大越要注意日常防曬保養

2誤區二:為了補鈣曬太陽

人體在受到紫外線照射時,體內會合成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有人因此出門不塗防曬霜,也不做任何防護,美其名曰“補鈣”;

其實補鈣的的說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關鍵在於接受日照的時間長短,一般來說我們

每天只要在太陽直射下呆上10-15分鐘,基本就能滿足體內維生素D3的合成量,達到幫助鈣吸收的作用,長時間的無防護日照,害處遠大於益處。

結論:保持每日必須的光照時間是好事,但是需要嚴格控制時間,以免造成比缺鈣更嚴重的光損傷。

3誤區三:冬季不用塗防曬

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冬季在戶外,太陽沒有那麼刺眼,曬在身上還暖洋洋的,很多人就不再認為需要防曬,實際上也是錯誤的;

我們對於冬季太陽的感受其實主要在於熱量、溫度的感知,但是對我們皮膚最大傷害的是光線中的紫外線,而紫外線可不會因為冬天的原因而減少,它仍然每時每刻照射在我們身上,對我們造成著傷害,只有在陰雨天,紫外線會有較大衰減,可以酌情減少防護。

結論:紫外線不分春夏秋冬,有太陽的時候外出都要注意防曬保護

4誤區四:室內活動,不用塗

有人會說,我一天都在室內,沒有出去,也就不用塗防曬霜了;

關於這個說法,我們要看實際情況,如果你的活動區域是在自然光照之下的,簡單說就是靠窗,可能你還是得抹,因為通常我們的玻璃並不能阻擋紫外線的穿透,雖然在室內,仍可能被紫外線射傷。

結論:越靠近窗口,越要防護,反之遠離窗口可以不用防護。

5誤區五:選指數高的買

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防曬霜的關鍵指數是SPF即防曬指數,例如SPF10,我們的皮膚一般在太陽直射15分鐘後會造成損傷,而SPF10指的就是有10倍的防曬效果,即15X10=150分鐘後才會造成皮膚損傷;

有些人因此在購買時,就挑最高的買,比如SPF30或SPF30+;

實際上SPF越高其中的化學添加成分也越高,容易刺激皮膚,引發皮炎等皮膚病,尤其對皮膚敏感者尤甚。

結論:根據自己活動區域、外出時間長短合理選擇防曬霜

6誤區六:剛塗完就出門

通常,我們出門前的最後一步才會是塗抹防曬霜,塗完立馬就出門了,實際上這裡面也存在一點使用不當的地方;

如果塗抹了防曬霜立即出門,防曬霜僅僅是停留在皮膚表面,會很容易因為我們流汗,擦拭等行為而造成損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只有在塗抹後多停留一會兒,讓表皮層充分吸收,才能降低這類損失。

結論:外出前30分鐘塗防曬霜可以更大限度保證防曬效果。

7誤區七:抹一次防曬就夠了

關於防曬霜的八大誤區,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有很大比例的人群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我出門前塗過了,我就安全;

如果你僅僅是下樓逛個超市,買個菜,這樣確實夠了,但是如果你是外出遊玩,逛街甚至是旅遊,那麼必要的補塗是不可少的,什麼時候補塗,與你個人的戶外活動量、活動時間、光照強度等決定,一般來說,如果你塗抹的是SPF15的防曬霜,持續戶外活動,那麼在2小時後就應該補塗,如果是在室內的,那麼基本不用補塗。

結論:塗防曬霜不是一勞永逸的,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刻要提醒自己注意補塗。

8誤區八:抹了就有效果

很多人抹防曬霜從來不講究,只知道抹勻了就好,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捨不得用,每次就擠一小滴來塗,覺得只要抹上了就有效果;

事實上,防曬霜必須抹夠一定的量才有效果,大概是每平方釐米皮膚2mg的量,這樣換算,一次足量的塗抹大概用量是1克

,相當於一個1元硬幣大小的量,一瓶防曬霜100克,那它最多也就能用90-100天,如果你家裡的防曬霜用超時了,就說明你每次塗的量少了。

結論:每次塗抹要足量,不要貪圖節約,最後既花了錢又得不到效果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