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動不動就是水滴籌、愛心籌,這社會怎麼了?

現在動不動就是水滴籌、愛心籌,這社會怎麼了?

起初,對於水滴籌捐款,我是比較熱心的,不僅自己捐款,還會幫著轉發。而且我還覺得,這樣的一種方式,對於那些面臨困難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又方便又快捷,還能解決問題。

不過,後來發現這樣的事情比較多了,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這是不是有些不正常,難道我們這個社會,真有那麼多的災難,真有那麼多的不幸。

首先,折射的或許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凡水滴籌,或都是因為疾病、災難引發的求助,為什麼這樣一些困難的求助?總要尋求社會幫助,這個需要反思。

其次,社會的善心也不能濫用。一個水滴籌,看起來非常方便,似乎很符合互聯網的特徵。但是行善也是需要程序的,是需要過程的,不可能一個指頭就解決問題的。對於我們的善心來說,不只是簡單的捐個錢,而是要用心,也就是說,有些事情,還得見面、現場才是最好的。

當善心也變得如此簡單之後,恐怕也會與我們的文明相差甚遠。

最後,面對困難,我們需要從制度和個人層面尋找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推給社會、尋求他人。每個人都會面臨困難,制度層面應該有恰如其分的安排,個人應該有充分的準備。或許對於極其困難的人來說,是需要各個層面幫助的,但並不代表稍遇到難處,就將手伸向他人與社會,如此也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