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曹操的手下人才济济,只是顶级谋士就有好几个,一流的战将更是数不胜数,而其中热度最高的,大概有这么十来个人——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于禁、张辽、徐晃、李典、乐进、张郃、典韦、许褚等等。

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把这些超一流的名将,排出个一二三名来,如果按照综合排序的话,很多人比较认可的是,夏侯惇排第一,因为他和曹操关系最铁,然后曹仁次之。不过,假设不按这样排序了呢?

夏侯惇和曹仁,能名列前茅,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和曹操关系亲密,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的话,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呢?

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首先我们用排除法,可以排掉一些人。比如典韦和许褚,这两人武力上没得说,但要说领兵作战的“第一大将”,显然他俩更偏向于保镖的职位;张郃虽然有能力,但真正的有所作为,恐怕是在曹操死后的作为才最大!

曹洪、李典、乐进这三人,能力上要稍微次一点点;夏侯惇安定后方不错,前线作战,总是败仗,也可排除;

因此,剩下的,就只有曹仁、夏侯渊、张辽、于禁、徐晃这几人了。

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先说曹仁和夏侯渊,这俩人,都是曹操的宗亲,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都是功劳赫赫的大将军。但曹仁的影响力,比夏侯渊要大,官职也要领先夏侯渊。

还有对手的级别,曹仁的对手,都是周瑜、关羽之类的,而夏侯渊的对手级别,是马超、黄忠之类的,虽然差别不大,但细微上的差距还是有的,曹仁对手级别,显然要比夏侯渊高出那么一点点。

最关键的一点是,曹仁一辈子,几乎没什么大的污点,而且守住了樊城,对曹魏的历史进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再反观夏侯渊,定军山一败,让曹操损失不小!

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然后看下张辽、于禁、徐晃这三个人。

这三个人,都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也是除曹氏宗亲外,曹操最信任最得力的大将。很多人说,如果不考虑宗亲关系的话,他们三个,肯定要比曹仁、夏侯渊等人的职位要高。

纵观一下三个人一生的战绩,张辽最猛的,是杀的孙权胆战心惊;徐晃最厉害的,是打败了关羽,解了樊城之围;于禁虽然在襄樊之战中,投降了关羽,丢失了名节,但论智力上,应该是三人中最高的。

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

由此可见,如果领兵作战的话,于禁应该是最稳的那一位,也就是说,综合能力上,于禁是超过另外两人的。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在五子良将中,张辽、徐晃、张郃、乐进这4人,曹操都是授予他们的“假节”,唯独于禁被授予的是“假节钺”。

如果不论地位,不讲宗族关系,谁才能称得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将?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假节”和“假节钺”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持有“假节钺”的人,就相当于君王,是可以杀持有“假节”的人,比如关羽驻守荆州时,刘备就曾赐予了关羽“假节钺”。

这么一看,于禁的能力,显然更能得到曹操的认可。

那么既然如此,曹仁和于禁之间,一个是曹氏宗亲,一个是外姓大将,在领兵作战上,都深受曹操认可,也是功劳赫赫,你觉得,这两个人,如果排除宗亲关系,谁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