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中美貿易戰,硝煙瀰漫,目前已經延伸到科技領域,演變為人才爭奪大戰。

從中國企業到中國資本,再到中國學者,美國限制對中國科技交流一再升級,這對中美兩國的科技發展,都將帶來負面影響!近期,傳言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提供了一份華人教授學者名單,並要求休斯頓安德森癌症治療研究中心對這些人無條件開除或解僱,因為這些人都是中國千人計劃專家。

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前段時間,FBI頻繁逮捕中國千人計劃專家,中美兩國媒體對此的看法與觀點是南轅北轍,到底孰是孰非呢?

2018年2月,FBI就以涉嫌詐騙為名逮捕香港大學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機器人科學家席寧;還是今年2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隸屬於美國商務部)大西洋海洋學與氣象實驗室(AOML)的華裔海洋學家王春,因接受中國方面的薪金而獲刑;2018年6月,FBI逮捕華人工程師張小浪,稱後者涉嫌盜取蘋果無人駕駛技術機密;7月,FBI又逮捕了另一位華人:通用電氣主任工程師鄭小清,他被指控涉嫌竊取與動力渦輪相關技術機密提供給中國公司;以上幾人都是中國千人計劃專家!

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網友或許納悶,千人計劃專家是什麼東東?這些專家怎麼都在美國呢?

記者為此專門採訪了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留美醫學博士、智特創始人——張欣!

張欣博士介紹:所謂“千人計劃”,即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在吸引全球的各行各業的國際精英來華,參加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從2008年開始,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以及優惠條件,鼓勵和支持海外的一些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業。總的來說,最近十年以來,海外人才歸國數量快速增加,歸國人才層次不斷提高,在我國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張欣博士(中)


據瞭解,“千人計劃”專家中有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的團隊領頭人潘建偉,有航空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也有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目前‘千人計劃’專家創業上市公司有近百家,‘千人計劃’專家創業市值達到8000億元,今年預計可以突破1萬億元。”這些上市公司基本集中在生物製藥和芯片、材料、信息技術領域,對科技發展、產業轉型以及促進就業等具有積極意義。

看到這,各位親愛的讀者一定明白了,美國今年頻繁用間諜名義逮捕在美華人專家,其實是因為他們都有另外一個身份——中國千人計劃專家!

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今年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修正案,如果學者個人參加或正在參加諸如“千人計劃”這類的人才項目,他們可能無法獲得國防部的教育或學術培訓以及研究經費。不過,這項修正案包含在眾議院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最終的法案是否被總統批准還存在變數。一旦法案通過,將對在美中國人才造成不小的影響。

其實,美國有關部門早已開始關注和調查中國專家學者,其中“千人計劃”學者是重點關注對象,可以肯定的是,“千人計劃”學者在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子並不好過。在華人學者中間,千人計劃及其處境也變成了敏感話題。仍留在美國的千人學者,有一些已經被FBI約談,有些地方甚至連警察局也在參與排查。

張欣博士告訴記者,參與國家千人計劃的專家和學者,能夠獲得人均約100-200萬人民幣的資助經費,回國工作後,薪資水平也會高出崗位平均工資的2-4倍,此外還有不少特殊福利。而國家支持的“千人計劃”學者的前提是,要求這些學者必須保證每年在國內有一定的任職時間。這一點是讓美國相關部門警惕的主要原因。

“確實有一些千人學者向美國隱瞞了在中國有長期職務的事實,依然保留在美國的全職職務,這很有可能違反了他們在美國供職單位的一些規定,可以因此辭退你。”張欣博士說道:“當然,大背景還是中美貿易戰的升級。”

2018:千人計劃專家在美相繼落網,FBI要求企業解聘華人專家!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與張欣博士(右)

千人計劃又分為“大千人”和“小千人”(又稱青年千人計劃),“小千人”名單是公開可查的,“大千人”詳細名單並不公開,不過,國內很多單位會把自己引進的千人學者名單在網上公佈,這些都為美國的排查計劃提供了直接信息。

張欣博士在八年前從美國回到國內,創立了智特,智特是一家美國試管嬰兒以及凍卵就醫服務提供商,已與加州生殖中心、洛杉磯生殖中心、新英格蘭生殖中心等美國9家知名生殖中心展開合作。對於是否擔心自己在美國的安危,張欣博士笑言:如果你的科研用了美國的經費,你做出的成果是不能帶回中國的。而且需要釐清的一點是,有美國科研背景,回國從事相關工作,並不等同於“科技間諜”,科學技術沒有國界,但知識產權需要嚴格保護。企業與企業之間判定“間諜”行為相對容易,一旦上升到國家層面,似乎就很難輕易判定是非。僅就學術交流方面,出國學習先進技術,回國幫助國內相關產業和科研發展,這不是所有國家都在做的事情嗎?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今年9月1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通過跨國人才交流合作,我們也有很大的收穫。”那麼中國人民不禁要問,為什麼只允許你們美國通過跨國人才交流合作獲取很大的收穫,而我們中國就不能鼓勵華人專家回國創業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添磚加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