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文古堂


在云南省昆明市华山西路南段,路边一溜的烟酒杂货店,枝叶繁茂的行道树将门头几乎遮掩了起来,百年装裱店文古堂便夹杂在其中。

2018年,文古堂第三代传人彭颐泉离世,同样是第三代传人的88岁彭颐华因年迈无力裱拓,百年老店的担子落在了第四代传人彭颐泉之子覃永林一人肩上。

文古堂肇始于留辫子穿长袍的1872年,彼时店铺在川,便是以做“黑货”起家,后避战乱,创建人彭祖德挑着8套碑刻木板到了云南宣威。覃永林说“他家原先最早是做黑货的,后来才做红货和白货。” 所谓黑货是碑帖,多以烟墨拓印,而红货则是圣贤寿幛喜联之类,白货则为字画装裱。

清光绪年间,在同乡会的引荐下,彭祖德重建文古堂于卖线街南段西廊,以拓裱碑帖为业。

这三块匾额的作者分别是现代云南文化大家、发现滇王之印的孙太初;光绪九年进士、昆明近代著名学者的陈荣昌;最后一块牌匾作者更是大有来历,清朝吏部尚书昆明人赵光所书。

近30年过去了,覃永林装裱了上万幅书画,也有幸裱过徐悲鸿、齐白石、郑板桥、唐寅、沈周、吴昌硕等名家作品,最大的感受是变得 “眼高手低”,“尤其是鉴赏书画,我自己水平不怎么样,但是看别人作品非常挑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