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學一學教育孩子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分享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好奇心的培養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本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能讓人積極的做某一件事情。擁有好奇心的孩子,將來也更容易變成一個優秀的學生,走入社會了,也會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因為好奇心能讓一個人從內向外主動地想要了解很多事情,使一個人不斷的吸收各種新知識。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所以我們父母,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要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那麼怎樣培養呢?

1.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上,無論他是在觀察花草,還是自己一個人在那擺弄某樣玩具。或者專心的在那兒撥弄小蟲子……我們都不要輕易的去打斷孩子:“這個不能摸,那不能碰,不要這樣,要那樣”的。

2.平時我們也可以不失時機的引導孩子,激發他的好奇。就是孩子向我們提問題的時候,父母不要馬上回答他的問題,可以反問他:“你覺得這個是什麼?”可以先和孩子討論,讓孩子去思考。這樣可以刺激他的好奇心,想象力。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二,好習慣的培養。

習慣左右成敗,習慣改變人的一生。巴金告訴我們,“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可見好的習慣對人的一生都有深遠的影響。那麼小學階段都要培養哪些好習慣呢?

1.隨時隨地學習

2.講究條理

3.學會閱讀

4.合理安排,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5.善做筆記

6.作業規範

7.勤于思考,善於思考

8.學習互助自我調整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三,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自己承擔過錯

週六週日放兩天假,去奶奶家呆了兩天。星期一早晨,檢查書包時,發現語文練習冊不見了。這給他急得差點沒哭出來,趕緊讓我給老師打電話,害怕到學校老師批評他。

看他急得那個樣子,我就想給老師打電話請老師幫忙找一找。可是轉念一想,這都上小學了,自己的書包,自己的事情,還打理不好。這什麼時候能到頭啊。老師不批評他一下,他怎麼能學會打理好自己的事情。

我就對孩子說:“你是小學生了,自己能解決的事情,應該自己學著解決。你自己到學校跟老師說,請老師幫忙找一找,”他當然是十分不願意,可是拗不過我的堅持。因為我說的有道理呀。就這樣,孩子懷著忐忑的心,走進了學校。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中午放學回來跟我說:“我鼓足了勇氣。在語文課上主動跟老師說,語文練習冊不見了,請老師幫忙找找。還說果然老師批評他了:“下次做事要認真點。”並且幫他找到了練習冊。

我想如果他不是自己主動跟老師說這件事情,而是我請老師幫忙找回來,老師也會幫忙找。但是孩子卻得不到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不會知道要為自己犯下的錯,去承擔老師批評的後果。

四,耐心的培養

耐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因素。對孩子的學習,以後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缺乏耐心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遇到一點阻礙就放棄,學習上遇到一點難題,就愁眉苦臉找大人。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那怎樣培養孩子耐心呢?首先。我們父母就要做到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有耐心。尤其是在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的時候,比如:做手工,畫畫,爬山等等這些活動。你富有耐心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有始有終。當孩子把一件事情通過努力完成了,通過耐心成功了,孩子也會從中得到快樂,也就明白了耐心的重要性。

其次,要訓練孩子延遲滿足。要讓孩子學會等待,讓他明白,並不是自己的各種需求都能立馬得到滿足的。記得訓練孩子的時候,時間上要有短到長,讓孩子,一次次的能看到希望,讓他認為他自己能夠做到。以免造成壓力,適得其反。

五條黃金教育法則,培養出優秀孩子!

五,自由的成長空間

給孩子自由時間,就是要他們進行“自我彌補。”我們應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時間,而不是簡單的下硬性指令;還要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還有在安全的前提下,父母應該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由孩子自主的去決定要做的事情。

今天就分享到這,希望能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