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爲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孩子的學習一直都是家長們頭疼的事,學習好的怕變差,學習差的想變好。老闆凳每天都能聽到家長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小孩子現在學習不太好,你看有什麼辦法補救一下不?”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其實,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是老師、是學校共同完成的。其中,父母尤其重要。很多學生學習不好,父母卻認為孩子沒努力,貪玩,老師教的不好等等造成的。所以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寫到深夜,報補習班等等。有的學生有效果,但很多都沒有效果,或者說效果不明顯。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為什麼呢,真正的原因是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0-12歲的情商教育,一味的強調掌握各種技能和學習成績。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0-12歲是孩子的最重要教育階段,這段時間最重要的老師其實是父母。他在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你學習,他就學習,你天天吃喝玩樂,他就調皮搗蛋,你們夫妻關係不好,他就學不會和人交往,你強勢,他就多多逼人。

其實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最簡單的就是父母多跟孩子說話,交流!只要語言交流多了,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很好。一個孩子的性格好了,學習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很多優秀的小孩,他們有什麼不懂,就問父母,如果能從父母這裡得到良好的回答,那麼他自然喜歡問老師,而善於提問正是學習的關鍵。再加上他十分的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麼他就會多思考,多研究,而一旦他學會思考,那學習還叫事嗎?

我們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提問時,多數回答“你怎麼那麼多事”“別問我,煩著呢!”“你上課不聽老師講嗎,長耳朵幹什麼用的”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提問,一個不會跟父母提問的人,會知道跟老師提問嗎?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當孩子向你提問時,一定要詢問孩子幹什麼?當孩子哭了,一定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把自己的需求疑問表述自出來,不要單純的自我想象。很多父母在孩子向自己述說時,孩子沒說兩句,馬上就能腦補出所有畫面,完全聽不進去孩子說的是什麼,彷彿一切盡在掌握,實際上你跟孩子已經慢慢疏遠。然後要給孩子一些肯定和否定。做對了要鼓勵,做錯了要禁止。做對了,告訴他“孩子,今天你表現的真棒,爸爸媽媽真為你驕傲“。做錯了,先別打罵,而是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你這樣做爸爸媽媽覺得很不適合“。要他自己說清楚,並且你要清楚的告訴他,這件事情的後果和正確的做法。這樣孩子不僅能在生活上有所進步,而且學習成績只是順水推舟。

這對父母從來不操心孩子學習,只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這麼簡單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