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歷史上據說甲午海戰後在中國戰死的日本大將那就是白百川親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後一個在中國戰爭中死亡的高級將領山縣正鄉大將。他是被中國人親手打死的,他死的時候還只是中將,在他死之後才被日本領導人追封為大將。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水上年輕的的警察,中國人們都非常好喜慶,好運來敲門。據說在1945年過年期間,年還沒有過完,還沒有出正月,浙江保衛海防線的水上警察就遇到了一頭送上門的“肥豬”。有一天下午差不多四點多,他脫下制服,穿著便服打算回家吃晚飯,於是他順道到他看守的地方觀察觀察,他的手下是否有在好好值班。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自從中日在1941年宣戰以來,國民政府就對浙江海邊上的海防線越發的看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往北行150裡,就是淪陷了的上海,因此此地海門的海防線處於封閉時期,因此他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好海防線。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於此期間,他也才27歲,還只是一個小中隊長。就當他做到他平時看守的地方時,發現一大群人在指指點點巨頭論道,於是,他就順著他們指的方向看去,發現有一架巨型飛機有往這邊行駛的趨勢,大家都非常奇怪,因為已經好久沒有什麼大船經歷過了,怎麼突然間會出現這麼龐然大物的一個事物呢?就在這個時候,岸上的人都時時刻刻關注著大船行駛的動向,當時看守海防線戰士,阮隊長等人提高警惕時刻關注大船驅使的方向。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隨著的時間的流逝,大船越來越靠近岸邊。實際上,因為靠近淪陷區,因此戰士們經常見到日本人的大船,因此見多了,則感覺不到有多奇怪了,一看這艘大船就是日本剛剛研究出來的高科技。當大船靠近岸邊時,船上下來了三位手持軍刀的日本將士,當時在場的老百姓都跑開了,只有阮隊長不畏其勢,站著他們的對面,當時中國人和日本人語言不通啊,那該怎麼說呢?於是,他們只能用手寫方式,希望能夠明白對方的意思。

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當時鬼子呱呱說了一大堆,阮隊長可以說一個字都聽不懂,於是他們示意用漢字還表達雙方的意思,於是鬼子寫下“鎮海”,阮隊長搖搖頭,寫下“海門”,還說我們這裡是海門,你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不是鎮海。於是,阮隊長假勢好意,收留他們,準備給他們好吃的,誰知他們防禦意識很強,就是躲在船上不下來,於是,阮隊長只能改變策略,就是將他們在船上,一網打盡。最後,阮隊長帶領的隊伍作戰勝利,而且還打死了日本的一位大將。隨著時間流逝,到了2014年,他已經是96高壽了,他說到“:打死日本人,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大家的,但是打死日本人是我一輩子的事業與追求。”戰爭時期,27歲的他擊斃日本大將,出身黃埔,96歲仍健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