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在過去,人們提起農民大多都會想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副忙碌的形象。然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新時代的農民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金關村看看那裡的農民是怎樣的新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今年65歲的洪阿姨, 1973年從黔西嫁到金關村,幾十年來見證了村裡點點滴滴的變化。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我們結婚的時候很窮,那時候都是破被子,一床蚊帳都是有洞的。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70年代的金關村村民主要以種蔬菜為主,洪阿姨和村民們一起勞作,每天掙著相同的工分,然而一個契機,讓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改變。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1983年包產到戶,開始很擔心,以前有大鍋飯,現在要自己找生活,後來我們拖洋芋去賣。1983年的時候輪胎廠附近修圍牆有些磚,我撿了些,又買了些磚,蓋了一間64平方的房子。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從那之後,洪阿姨又開了一間小賣部和小飯館,丈夫在工廠上班,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隨著政策越來越好、越來越開放,不僅洪阿姨家有了變化,原來村集體經濟為零的金關村採取了外引內聯的方式,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社區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 王勇:集體發展從1985年開始,也是從零開始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從村集體開始興辦。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1990年,金關村鄉鎮企業產值達2000多萬元。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金關村村民的房屋、土地也逐漸讓位城市建設。為了解決失地農民有長期穩定的生活,用土地或房屋入股企業的模式開始在村裡試行。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2002年的時候金關加油站入股,我把僅有的3千元全部入股,每年分紅1千元,之後又慢慢的擴大,到07年後開始改制。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從2002年到2005年,金關村與商家以合營的形式,共投入5000萬元修建了“貴陽金關鋼材市場”,為了讓利給村民,鋼材市場進行了股份試點改革,將村裡在鋼材市場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村民自願認購。洪阿姨在那年也果斷的將自己家中20萬元的現金全部買了股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畢竟政策這麼好,入股只會發展的更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社區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 王勇:當時整個市場投資了5000萬元,村裡2400萬元,村裡就把這些錢全部稀釋成股份讓村民購買,當時村裡600多個,有400多人買了鋼材市場的股金。當時的2400萬元,現在已經到6800萬元了。

洪阿姨說,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的思路越來越寬,房子越住越大,日子也越過越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這是2000年修的,有1600多平方,自己住800多平。有兩個客廳,兩個廚房、很多臥室、還有花園。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洪阿姨告訴記者說,現在每年她都會和老伴一起出去旅遊,如今年齡大了,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身體保養好,好好享受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村村民 洪阿姨的老伴在:我現在什麼都不做了,就是鍛鍊身體為主,喝點茶。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下一步,在經濟方面,金關村將重點進行農村電商產業園的建設。同時提升改造山體公園,精神文明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如今已實現了老有所養,學有所助,病有所助等村民的福利待遇。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金關社區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 王勇:這40年來最大的變化,村民們從吃不飽飯到生活富足,再到精神追求,我們感到有很大變化。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金關村村民如何從破舊瓦房住上千平“豪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