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獻血冷知識,你知道嗎?

獻血的量算多嗎?—— 一年獻一次,比不上“大姨媽”



01

通常一次獻血200毫升。稀有血型的獻血可能會要求到400毫升。200毫升即0.2升,而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約為4.2~4.8升,獻血量僅佔全身血液的5%左右,對健康人來說不是個大數目,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相比較而言,女性每個月“那幾天”的平均出血量為30~50毫升,有些量大的能到80毫升,6個月的量就已經遠遠超過了200毫升,但是並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獻血會降低免疫力嗎?—— 獻血失去的白細胞一兩天內就可以得到補充



02

獻血會降低免疫力的這種說法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獻血時所失去的白細胞和抗體,因為他們可以幫助人體有效的抵抗病原體微生物的感染,形成人體的“免疫防線”。的確,獻血會使人體失去一部分血液中的白細胞與抗體,但是從通常獻血量200~400毫升來看,人體實際上失去的白細胞與抗體的數量是非常少的。而且,人體自身的血液一直都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例如白細胞的平均壽命只有10天,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所以,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中的抗體等蛋白質,由肝臟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白細胞也就很快恢復到原來水平。

為了解多次獻血對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影響如何,曾經有專家選擇了獻血年限在3~21年,獻血10次以上,年齡21~49歲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與20名從未獻過血的、體檢合格的正常人作對照,測定了其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結果表明多次獻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對照組較旺盛外,細胞免疫功能無差別。

獻血後會頭暈眼花?—— 只是因為血壓的輕微改變



03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的壓力。想像你往一個橡膠管道里吹氣,你吹的力氣越大,管壁受到的壓力也越大。嘴向管道里吹氣就好比心臟向全身血管泵出血液。血壓高往往是因為血管壁太硬了彈性差,血壓低可能因為心臟泵出血液的力量不足、心率過緩、血液量少(受傷失血的人可能低到血壓都測不到)。但這個血壓改變很快會被身體調整過來。獻血時,少量血液的失去會讓一些獻血者的血壓暫時降低,從而出現“頭暈眼花”的狀況,但是也是一種非常暫時的現象。如果一次獻血就老是低血壓,那高血壓患者不用吃藥了,不如去放血好了;也不會有“充血性心衰”這種病了(外周血壓太高了,心臟泵不動了)。

為了減輕或者避免獻血後“頭暈眼花”的狀況,獻血者一般在獻血後都會被要求進行一段時間的原地休息,並且補充一些食物和水分。同時,獻血者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動作也要儘可能輕緩,感覺不適時儘量避免精細勞動。

其實獻血還有意想不到的“福利”



04

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癥,使人感到身體輕鬆、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國外權威醫學媒體曾經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週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係。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

4個獻血冷知識,你知道嗎?


據網絡綜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對版權有爭議,歡迎聯繫刪除。

合作專線:0731-843616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