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先撂一句話,別把下面這部戲和《愛情公寓》、《新烏龍院》比。這兩種電影,絕對不是一回事。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嗯,豆瓣5.5的《黃金兄弟》,註定評論兩極分化。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喜歡的,說看到“古惑仔五子”重出江湖,有生之年系列又添一部,什麼都值了。

吐槽的,說大家快來看啊,港片又來消費情懷了。能不能放過古惑仔,能不能不要再消費情懷?最後得出的結論又是:港片已死,有事燒紙。

但給所有港片加上消費經典的標籤,我不服氣。

《黃金兄弟》利用了情懷沒?當然有。

光是預告片,兄弟就出現了六次,正片裡《友情歲月》唱了兩次。說不是借力《古惑仔》的IP,誰信?

但,今天的港片消費情懷,是不是真的吃相那麼難看?我又有不同的意見。

如果真的要照著原版的情節來拍續集的話,電影壓根就不會有機會開拍,這是公認的事實。現在導演錢嘉樂的做法,是將曾經的刀槍棍棒,改造成RPG火箭炮。曾經的熱血江湖片,變成了今天的俠盜動作片,內裡,又暗藏著一部經典港片的故事內核。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古惑仔》裡有一句對白:做錯就要認,被打要站穩。

但,做錯的,認,沒做錯的,打死都不認。

說《黃金兄弟》心有餘而力不足,我認。

但說今天的港片就只剩消費《古惑仔》?我不認!

渣版《碟中諜》?明明是動作版《五虎將之決裂》

表面看,這就是一部港產動作片而已。

影片中的五位主角,也不再是當年的浩南山雞,而是獅王(鄭伊健 飾)、火山(陳小春 飾)、Bill(謝天華 飾)、淡定(錢嘉樂 飾)、老鼠(林曉峰 飾),人設就是現代俠盜,個個身懷絕技,俠盜任務就是:偷藥。

但,其實這個故事根本就是一個殼,死忠的港片迷,自會從中找到港片的蛛絲馬跡。

比如,5個孤兒院長大的孩子,由樂善好施的“阿爸”撫養長大,會不會讓你想起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的《縱橫四海》?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進入主線情節,獅王為幫助醫生女友救助孩子,決定召集兄弟再幹一筆,從運輸車搶下特效藥品。

行動很順利,可是打開運輸貨箱,大家震驚了:

滿滿一車裝的不是藥品,而是光燦燦的大金條,這時候他們才發現被人下套了。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誰設的局,是不是兄弟裡有內鬼?

接下來就是幾兄弟的相愛相殺,被許多人吐槽為幼稚矯情。

是不是呢?是挺幼稚的。

幾兄弟發現特效藥被掉包成黃金後,首先是互吼,然後出現了以下這段對話:

“從小到大做決定就是大家舉手表決!”“什麼事情都要舉手表決嗎?!”“對!!!”

果然幼稚,但矯情嗎?

先上片——《黃金兄弟》的監製曾志偉,當年曾為無線五虎——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和黃日華和湯鎮業,拍過一部《五虎將之決裂》。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那部電影裡的反派湯鎮業,殺死兄弟,壞事做盡,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因為當年的港片:盡皆過火,盡皆癲狂。

《黃金兄弟》的內鬼,叛變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始終沒有受到義父重視,又嫉妒其他兄弟,所以設局要兄弟的命。

什麼?兄弟反目就是為這點小事?

再說個幼稚的,影片最後打生打死打到最後,就是為了能面對面告訴對方“下輩子再也不跟你玩了”,是不是,太幼稚了呢?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還比如,影片中鄭伊健為了掩護兄弟撤退,被抓做了幾年牢,陳小春就跑去貧民窟苦修,一直到鄭伊健出獄為止。

這些情節,合理嗎?不合理。

但我告訴你,不是什麼都合理,那才是港片。

兄弟反目為點小事?但港片裡,兄弟反目從來都是為了小事的。

打到最後只為面對面說一句下輩子不和你玩?但港片主角從來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做一堆奇怪的事情啊。

兄弟被抓自己去受苦?但如果是陳浩南和山雞的話,這件事,真的有什麼奇怪的嗎?

所以答案就是,整部電影是有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但許多不合邏輯的背後,其實有著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港片邏輯。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沒有錯,電影的故事有硬傷,反派邏輯很奇怪,從頭到尾都在問“我錯了嗎?”“我做錯了什麼?”也很弱雞。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錢嘉樂的敘事能力很有問題,從頭到尾充斥莫名其妙的BGM和閃回,敘事情節剪得支離破碎,故事被講得很生硬。

但這個故事最大的有點,是貫徹了港片最簡單的邏輯:兄弟情義。

這種港片重複了一萬次的套路,才是電影埋藏最深的彩蛋。

一群油膩大叔拼命耍酷凹造型?我看得很過癮啊!

電影另一個被吐槽的重點,是錢嘉樂打造的動作場面。

一個字:空。

相比當年《古惑仔》拳拳到肉的動作設計,這一次,電影橫跨歐亞作戰,前往布達佩斯、黑山共和國、日本熊本、中國臺灣等多地拍攝,分分鐘上演汽車被炸飛空空中旋轉360度,但縱然經費在燃燒,缺少了當年那種生死相搏的緊張感。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尤其是大結局兄弟幾人單挑一支軍隊的動作設計,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這樣的場面設計,對於憑藉《新宿事件》《門徒》《寒戰》《車手》等多次收穫金像獎、金馬獎提名和獎盃的錢嘉樂來說,的確是某種程度上的失手。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當然電影動作設計最大的問題,還是動作場面的節奏感。由於大部分時間的動作場面,都是槍戰飆車場面的重複,卻缺乏跌宕起伏的節奏設計,看多了難免讓人有些審美疲勞。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但,因此就說電影的幾位主演,年近半百還在全程賣力凹造型,最終不見帥氣,只見油膩,我會服?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電影正式開拍之前,五個人就接受了嚴格系統的訓練。拍攝中更是每天揹著三、四十磅的設備,跑上跑下、攀巖、翻筋斗、吊綱絲。幾個年近半百的老傢伙,這麼真槍實彈不用替身去拍,為的,難道不是電影的實感?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沒有錯,電影動作場面的問題,也是整部電影的問題:公式有餘,火花不足。

怎麼拍動作場面,還是當年《古惑仔》導演劉偉強說的最好:拍《古惑仔》需要一把很熱烈的火,否則你拍不了都市的熱血和張力,不用砍得支離破碎、血肉模糊,打個火機就有氣勢。

但,看著這群老去的古惑仔親自上陣搏命演出,縱然我們都知道,當年陳浩南一行帥氣行走的身影再也找不回了,那年少時無處安放的腎上腺素再也沒有了。

可看著這群老傢伙們親自打出來的利落身手,凹出來的依然帶感的造型,你難道內心裡,沒有那麼一點點——燃?

港片已死有事燒紙?不好意思,你對著這幾個古惑仔大叔大聲再說多次?

消費還是致敬,永遠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暫且讓時光跳轉到從前。

1996年,一部漫畫改編的江湖片在香港上映。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檔期是“炮灰檔”,主演是當時的票房毒藥鄭伊健和名不見經傳的陳小春,導演是連續幾部戲不賣座的票房毒藥導演劉偉強。

沒人看到這部戲,但就是這麼一部電影,在那個港片全面陷入頹勢的香港影壇狂卷2112萬港幣票房。

這部電影就叫做《古惑仔》。

隨後3年,香港影壇到處都是正版和盜版《古惑仔》的,用影評人的話說,那是港片夕陽的餘暉。用當時香港電影行內人的話說,一部《古惑仔》,讓很多人有工開。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而對於許多錄像廳時代的少年,如今的油膩中年來說,不管電影遭遇多少爭議,那就是我們的青春。

至於那一代少年被陳浩南山雞教壞了嗎?每個人自有答案。

這期間,港片沉浮,不是沒人想到復活這個IP,2013年,原版《古惑仔》的主創王晶和文雋就找來一票新人和黃貫中,再造這個系列,結果才第一部,就輸到撲街。

可是,當《古惑仔》的時代過去,許多人卻忘不了,於是就有了《煎餅俠》裡的古惑仔五子的驚鴻一瞥。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有人說,光是這個讓所有男性觀眾驚呼的結尾彩蛋,為電影帶來了至少兩億票房。

再然後,就有了這一次的《黃金兄弟》。

可《黃金兄弟》,又到底是在消費經典,還是懷舊致敬呢?

肯定有人會說,這種炒IP隔夜飯的電影,不是販賣情懷是幹什麼呢?這不是讓我們的回憶越來越廉價嗎?不是消費內地觀眾對於《古惑仔》系列電影的集體回憶嗎?

可《黃金兄弟》從沒說過這是新《古惑仔》啊,從頭到尾劇組都告訴觀眾,這只是一次五兄弟的重聚,至於觀眾,可以自己選擇,為不為這次重聚埋單。

還有人說,為什麼不讓經典留在我們腦海裡,保留著最好的模樣?

可是換個角度說,如果有人想看當年的浩南山雞重新出現在一個畫面裡,為什麼不滿足觀眾這個願望?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更何況,再造這部電影的這群電影人,真的是知道觀眾在想什麼,所所以才會有倉田保昭和周比利那場遲到了24年的對決。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甚至功夫高手被手槍斃命,不就是當年《新精武門》中再好的武功也比不過手槍的梗?

如今再提到“古惑仔”,他們已不僅僅是電影的角色,而成為一個港片時代裡江湖和兄弟情義的代表,背後就是無數人的青春與熱血。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我相信這樣的重聚,對於許多觀眾來講,絕不僅僅是被情懷消費,而是這幾個人站在一起,就是情懷本身。

沒有錯,許多隻懂消費情懷的電影,就是沒有尊嚴,活該被罵的,但如果編導演都用心了,只是力有不逮,又該不該被罵消費情懷呢?

我想,這種罵法,多少對鄭伊健陳小春他們,不公平。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記憶會過時,套路會褪色。當年覺得行的,現在未必行得通。當年覺得燃的,現在可能覺得老土過時又幼稚。

可能只有對看港片長大又老去的觀眾而言,這些幼稚老土的私貨,才才有意義。

常有人說香港電影人是最懂得變通的電影人,我說不是,這些人,才真是最不懂變通的。

這麼多年了,從幾把砍刀到火箭筒上陣,說的依然是:做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就像鄭伊健陳小春的星途一樣,後來的港片,四散飄零。

鄭伊健2016下半年以後沒主演過一部電影。

陳小春如果不是靠著親子節目翻紅,人氣照樣一沉不起。

謝天華憑藉laughing哥人氣回升後,這幾年,又再陷入沉寂。

但當廉頗老矣,情懷退潮,幾個兄弟站到一起,照樣就是當年的古惑仔,誰也取代不了。

縱使放了兩遍,《友情歲月》旋律一起,照樣能讓人淚奔。

港片消費的電影只剩下古惑仔?告訴你絕對不止這些!


港片“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曾共渡患難日子總有樂趣。不相信會絕望,不感覺到躊躇。在美夢裡競爭,每日拼命進取”的時代過去了。這我們知道。

但看著這群古惑仔大叔還打得跑得,你就知道:還剩一口氣的港片,沒死。

至於那些說港片已死有事燒紙的,唔該,過來對著這幾個古惑仔大叔大聲再講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