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是否會傳染共振值得警惕

都市快報

周小川: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是否会传染共振值得警惕

11月2日-4日,第二屆錢塘江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今天上午的主論壇上,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做了主題演講。

他提到了今年經濟金融的兩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從雷曼兄弟關閉破產到現在十週年,這十年中,我們吸取哪些經驗教訓?如何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如果發生的話,應該採用哪些對策?特別從十年回頭看要考慮哪些事情做得對,在危機應對方面以及復甦方面哪些做得對,哪些可能做得還不夠好。

第二個特點,由貿易爭端、貿易摩擦所提出新的挑戰。全球經濟形勢也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率,也下調了對明年的預期。應該說全球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是基於多個因素的,有很多因素大家都已熟悉。這次在討論全球經濟形勢的過程中,突出了兩個新的角度,其中一個是不確定性。由於貿易爭端的解決,甚至是貿易戰或者關稅壁壘增強,目前很少有人真正預測到它的走向,它是一場博弈。這種不確定性導致大家對經濟增長前景感到迷茫,同時對於下一步投資感覺沒有明確的方向和信號。這樣的話,就會使投資積極性、信心各方面受到影響,經濟增長下滑。

周小川還提到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問題。

他表示,近幾個月若干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很明顯的貶值,出現資本外流,有些國家通過提高利率等,或者資本管制的辦法來防止現象的惡化。但是並不成功。新興市場匯率資本外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和美聯儲利率政策和國際經濟形勢相關,是值得非常明確加以關注的。可能有些國家是由於自己特殊的情況,我們希望這些都是特殊的個例,之間沒有聯繫。但他們終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相互影響,我們記得金融危機最怕的事是什麼呢,就是怕傳染。一旦傳染,一旦共振,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在共振和傳染的高峰期可能就會出現恐慌,中國不是世外桃源,我們希望中國的情況和他們不一樣,但要警惕。

這一輪新興市場貨幣方面所產生的問題,會不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傳染性,會不會對中國也帶來衝擊,我們要做出明確的分析,這樣的話才有更準確的判斷。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上,都能找出更好的對策,不能掉以輕心。

談到儲蓄率,周小川表示,中國的儲蓄率在高峰的時候曾經達到了差不多50%,現在已經降了好幾個百分點,有可能下降的趨勢還是挺快的,當然下降有一定的好處,表明內需的增強。但與此同時帶來調整,這些調整需要加以密切的估計。

其中一個就是隔代之間儲蓄率的變化,也藉助於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人口現象,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周小川: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是否会传染共振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