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全球亟待建立更加強韌的經濟體系推動健康增長

11月23日,在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6屆全球年會上,IFF大會主席、第十二屆中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認為,2019年,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十字路口,為了應對挑戰,全球必須加強交流和對話,研究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強韌的經濟體系來推動全球的健康增長。

周小川:全球亟待建立更加强韧的经济体系推动健康增长

今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3.5%,10月,IMF又將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3%。

周小川說,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預期,全球的領導人都表達了對全球經濟的憂慮,因為經濟可能會走向長期慢速的增長,並會由此帶來一系列潛在的社會、經濟、政治影響。

“但這樣的經濟放緩還不足以讓人憂慮,經濟放緩背後的原因更加引人關注。”周小川說,過去幾年來,貿易的緊張度和保護主義抬頭,這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的分工和貨物的交換,同時也影響了全世界投資者的信心,並且使得一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和對外國際合作更加困難。

“與此同時,我們要意識到,現在全球中央銀行的量化寬鬆已經把我們帶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即負利率時代,長期的通縮、長期的財政不平衡,這些都帶來了對全球政策前所未有的挑戰,並會深入影響全球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周小川說。

周小川認為,為了應對挑戰,全球必須加強交流和對話,研究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強韌的經濟體系來推動全球的健康增長。

“首先,要加強對話,目標是增強全球的理解和互信,這是貿易和合作的重要基礎。面對貿易摩擦,更要加強世貿組織改革,現在有一些以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為藉口阻礙跨國投資的情況,這會帶來全球化倒退的風險,並對全球的貨幣和金融體系造成威脅。”他說。

“其次,現在全球共同的挑戰是各國國內宏觀經濟的管理,全球都面臨著低通脹的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研究貨幣政策,來確定貨幣政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不是要更加強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周小川說。

周小川認為,另外一個關鍵的因素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際資本市場來分配全球的儲蓄,提高效率,同時預防市場的分化,在這一點上,金融監管必須要跟上全球經濟和金融創新的步伐。”他說,“現在正在經歷一場技術發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期,金融科技能夠帶來全球金融業諸多機遇,比如互聯網支付、分佈式記賬技術,要深入地討論這些新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