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明顯貶值會否衝擊中國值得警惕

周小川: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明显贬值会否冲击中国值得警惕

在11月3日的第二屆(2018年)錢塘江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分享了對於國際經濟形勢的特點及對中國面臨挑戰的看法。

周小川認為,今年國際經濟形勢有以下特點:

第一個,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

從雷曼兄弟關閉破產到現在十週年,國際上有各種各樣關於十週年的討論,包括這十年中,我們吸取哪些經驗教訓,如何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應該採用哪些對策,特別從十年回頭看要考慮哪些事情做得對,在危機應對方面以及復甦方面哪些做得對,哪些可能做得還不夠好。

第二,由於貿易爭端、貿易摩擦所提出新的挑戰,全球經濟形勢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率,也下調了對明年的預期。

全球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是基於多個因素的,這次討論全球經濟形勢的過程中,突出了兩個新角度:一是不確定性。由於貿易爭端的解決,甚至是貿易戰或者關稅壁壘增強,很少有人真正預測它是怎麼走的,也很少有人能夠準確估計未來會走向那裡,它也是一場博弈,相互之間都看你先出什麼牌,我再出什麼牌,下一步再出什麼牌,這種不確定性就會導致大家對經濟增長前景感到迷茫,同時,對於下一步投資感覺沒有明確的方向和信號,這樣就會使投資積極性、信心各方面受到影響,經濟增長下滑。

從資源配置效率的角度,來計算當前貿易爭端保護主義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對每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影響。

從一種計算方法來看,一旦有了貿易戰,一旦有了關稅壁壘,那麼貿易量就會減少,過去能做的貿易就會停下來,或者量會減少,一些根據比較優勢所作出的投資就不做了,這是一種表層的賬,但更深刻的講,一旦貿易不那麼自由了,投資有了壁壘,過去生產要素的資源配置所能做的最優配置,現在有些做不了了,就要尋找次優的配置,甚至是不優的資源配置,從全球和具體的國家而言,都會導致經濟增長的放緩和效率的損失。

此外,他還提到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問題。認為新興市場匯率資本外流問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和美聯儲利率政策和國際經濟形勢相關,非常值得關注。

周小川強調,“大家看到,若干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明顯的貶值,出現資本外流,有些國家通過提高利率或者資本管制的辦法來防止現象的惡化。但是不是成功,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他舉例說明,“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南非等國家的貨幣問題都有各自的原因。俄羅斯可能早一些,從烏克蘭事件以後就開始出現盧布的貶值。阿根廷前一段時間才順利解決了重返國際市場發債的舉動,但它的歷史包袱很重,同時它的短期利率提高已經用到了非常極致的程度,最開始40%,再到50%,現在要到60%的短期利率。但是不是能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看到土耳其、南非,此外還有一些國家似乎沒有特別明顯的國內因素,但他們也在稍微較小程度上進入了這個行列。這裡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等等。”

周小川認為,這一輪新興市場貨幣方面所產生的問題,會不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傳染性,會不會對中國帶來衝擊,需要更加警惕。

可能有些國家是由於自己特殊的情況,我們希望這些都是特殊的個例,之間沒有聯繫,但他們終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相互影響,我們記得金融危機最怕的事是什麼呢,就是怕傳染。一旦傳染,一旦共振,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而且在共振和傳染的高峰期可能就會出現恐慌,中國也不是世外桃源,我們希望中國的情況和他們不一樣,但要警惕。

周小川認為,對於中國來說,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主要有兩個挑戰,一個是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如何管理好國際收支平衡,管理好資本流動,管理好外匯儲備的挑戰;另一個,人民幣國際化機遇的背後,是不是存在一些挑戰,存在一些創造金融危機的空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