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住房調控20個月網簽暴跌94%

10月31日,針對媒體報道北京萬科註冊空殼公司規避限購一事,北京萬科方面回覆稱,經核實,北京萬科天地項目售樓處已於2018年4月停止銷售,6月正式關閉,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是業主通過股權方式進行的商辦產品二手房交易。

據《新京報》報道,位於北京大興區興華大街與新源大街交會處的萬科天地項目涉嫌“規避政策”的銷售方式達到銷售目的。即先註冊好一批公司,通過法人變更等為購房者取購房資質。

北京住建委信息顯示,萬科天地備案名稱為“首開萬科中心”,開發企業為北京首開萬科和泰置業有限公司,用途為商業和辦公。

據報道,今年8月以後,萬科天地項目在3個月已賣出80套。

對此,萬科方面回應稱,北京萬科天地項目售樓處已於2018年4月停止銷售,6月正式關閉,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是業主通過股權方式進行的商辦產品二手房交易。

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等5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要求開發企業在建(含在售)商辦類項目,銷售對象應當是合法登記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已銷售的商辦類項目再次上市交易時可出售給個人,但個人購買需滿足名下在京無房,以及在京連續5年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去年3月開始,商辦類項目明確不得擅自改變為居住等用途。北京商辦限購分為兩類,二手房房源個人可以購買,但限購條件比住宅更嚴厲。新建商住公寓必須企業購買。現在成交的商住公寓除通州等少數項目(政策允許居住的)其他全部是企業性質購買。

所謂商住房,是將商辦用地(40年、50年產權)的規劃性質用地改建成住宅形式的使用產品類型。

張大偉指出,商住房改變的只是建築形式及使用功能,用地的規劃性質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產權還是40年或者50年的。其次也不能落戶,不能使用學區等住宅配套。在購買時,首付款跟商辦物業一樣,需要50%首付10年貸款期,且用不了公積金,不計算住宅貸款次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不限購且總價較低,在樓市“限購令”逐漸鋪開之後,給了商住公寓市場空間,被限購抑制了的投資需求和部分剛需開始進入商住房市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3月26日開始,北京針對商住公寓類房源限購執行20個月,網籤只有5158套。與調控之前相比,之前20個月,北京商住公寓大約簽約8.7萬套,也就是說,限購後這部分房源出來大約暴跌了94%。

不過,在商辦項目嚴格調控下,仍有不少開發商通過推薦客戶註冊公司等“打擦邊球”的方式規避限購。

據《法制晚報》報道,今年7月25日,房山區住建委通報了3起違規行為,並在房山區啟動為其1個月的商辦項目專項整治。

其中,萬科位於房山區的萬科中央城項目也被房山區住建委通報查處,經查,該項目的代理銷售人員為完成銷售任務,向客戶宣傳其居住屬性,私自向客戶推薦代辦營業執照和改建裝修公司。同時,項目每間房門口兩側均留有施工圖中沒有的預留洞口。

對此,房山區住建委對開發企業使用未經審查的施工圖紙擅自施工的行為立案處理,處罰30萬元,並暫停萬科中央城項目的網上籤約,對參與違規宣傳的中介機構人員列入行業黑名單,不得從市房地產經紀行業業務。

另外,位於房山區的金隅幸福裡項目被曝光存在違規代辦公司註冊的行為。石榴置業開發的荷塘嘉苑四期,也被通報存在以轉讓房屋所有權等形式變相銷售公共服務設施樓,涉嫌無證銷售和違規“商改住”。開發企業被處以罰款,並關閉售樓場所、暫停網籤並公示曝光。

8月28日,北京市住建委微信公眾號“安居北京”又通報北京星光拓誠投資有限公司在大興星光·視界中心售樓處涉嫌違規銷售;另對通州運河核心區內的復地中心和成大中心兩個商辦項目銷售現場進行了執法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