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的房子我勸你別買!

前兩天寫了“要不要去燕郊買房”之後,有朋友問我“張家口的房子能不能買?”。

眾所周知,張家口樓市之所以崛起是因為冬奧會、京張高鐵兩大主因以及環境宜居這一輔因。今天,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下,這三個因素是否真的足以支撐起張家口的樓市?

冬奧會盛況能持續多久?

毫無疑問,冬奧會場館以及其他設施的建設,一定會提升張家口的基礎設施配套,居民日常生活也會方便很多,同時也會短時間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吸引大量人才。但冬奧會結束之後呢?

這個地方的房子我勸你別買!

隨著冬奧會的結束,相應場館只需維持日常運作即可,勢必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大家只需看現在的鳥巢、水立方即可。據傳,鳥巢、水立方可是處於常年虧損的狀態。此外,冬奧會之於張家口主要是雪上運動,而主要場地也設在崇禮,崇禮現在就已經是人所皆知的滑雪場地,冬奧會的進駐固然會提升崇禮的配套設施和吸引大量人流,但依舊無法避免其季節性運動的弊端。

雖然張家口作為一個擁有400多萬常住人口的地級市,雖不至於像索契奧運新城一樣,(據悉,索契為2014年冬奧會重金打造的奧運新城,在冬奧會結束後就空無一人。)但張家口除環境好之外,這些年一直缺乏產業支撐,冬奧會之後冬奧會期間的盛況能維持多久依舊是個未知數。

高鐵通勤是否現實?

25分鐘直達西直門、30分鐘直達北京,一直都是張家口項目打出的最誘人最響亮的口號,京張高鐵也的確給了開發商最好的炒作理由。

可,高鐵通勤真的可行嗎?

我們以京津城際為例,大家都知道北京和天津之間的城際高鐵大約15分鐘一趟,車程約半小時,大大方便了兩個城市的往來。可身邊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每天往返呢?據我所知,他們大部分人都是週五返回天津,週日再來北京。我一朋友,曾經每天往返兩個城市之間上下班,每個月高鐵費用就近4000元,這一費用足以在北京租房。後來該朋友在堅持3個月後,最終辭去北京的工作,返回天津工作。

由此可見,即便京張高鐵開通後,有人願意每個月承受三四千的高鐵費用往返北京與張家口之間,體力和身心是否能夠承受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個地方的房子我勸你別買!

更別說,開發商廣告裡所說的25分鐘、30分鐘都是理想時間,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是高鐵全程高速行駛的時間,可實際上高鐵不可能全程高速,若是再加上站點停靠的時間,那實際時間將遠遠超過半個小時。

此外,再和大家說一組數字,天津常駐人口1500多萬,這樣才能保證京津城際的每日遠轉,而張家口只有400多萬,這個常住人口能否支撐京張高鐵的運轉尚未可知。

大家有沒有覺得“30分鐘直達北京”這句話很熟悉?沒錯,當年,正值盛況的燕郊就是這麼說的,可實際上呢?燕郊堵車早已不是新聞,出燕郊就要1個小時也早已人盡皆知,人們期盼已久的燕郊通往北京的火車,在試運行之後也杳無聲息。

環境好意味著什麼?

在北京乃至全國霧霾橫行的時候,張家口一枝獨秀的保持了罕見的藍天白雲,於是渴望一口新鮮空氣的購房者成功被開發商吸引至張家口。

可有沒有人想過,張家口為什麼空氣這麼好?!那是因為,整個張家口幾乎找不到拿得出手的產業啊,沒有產業,沒有汙染,空氣自然好。可,沒有產業支撐的張家口,又拿什麼來安置湧入的大量購房者呢?

這個地方的房子我勸你別買!

或許,現在湧入張家口的並非真正的購房者,而是投資客。就像當年的燕郊、香河一樣。隨便搜一搜張家口的房價,動輒過萬。這價格裡,顯然已經包含了高鐵、冬奧會甚至藍天白雲的價格,試問,張家口的房價又還能有什麼上漲空間呢?

即便還有上漲空間,看看現在的燕郊,最後又會是誰來接盤?誰才在最後一批韭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