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色彩明丽的建筑

艺术感十足的街景

多元潮牌的碰撞

“前卫”“先锋”的北京三里屯

从不缺少游客

但这几天

大批游客云集于此却另有所图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10月26日

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发起的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创意体验馆

“时光博物馆”空降北京三里屯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开馆首日起

这个通体红色的创意快闪店

便被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所包围

既有青春正好的男女

也不乏银发老人和稚嫩孩童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有人一大早从其他城市赶来

有人顶风冒寒在馆外等了四五个小时

甚至有人打了十多个小时的“飞的”

只为开启一场跨越40年的“穿越”之旅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一)

一进门,就是一条由人民日报标题组成的“时光隧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开发浦东》《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人们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穿过隧道,第一站是“时光杂货铺”。

零食、糕点、饼干罐、冷饮、名酒、搪瓷杯、贴纸、手帕、蛤蜊油……这个不大的空间里装满了“80后”“90后”的回忆。一位与杂货铺玻璃柜台同高的小朋友,正站在柜台前,伸着脖子朝台面上张望,只见售货员轻轻拧动发条,一只绿色铁皮小青蛙便在上面蹦跳起来,很是可爱。“我小时候也和他一样,在杂货铺里一看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挪不动脚。”正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小吴笑着看向小朋友。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随后,小吴的目光被杂货铺墙壁上挂着的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所吸引,上面写着这些信息:章华妹,(温州市)解放北路83号,主营小百货,工商证字第10101号,颁证时间1980年12月11日。

时间毕竟过去了近40年,当初的个体户章华妹肯定想不到,这张营业执照如今有了新科技含量。打开支付宝,用“AR扫一扫”对准执照,一段介绍视频从屏幕中跃出。原来,这是改革开放后颁发的第一张个体经营执照。这张执照,不仅改变了当年不满20岁的章华妹的命运,也预示着一个计划经济国家正迈向市场经济。从这时起,许多人找到了新的谋生之道,他们或是摆摊、或是倒货、或是开店,用勤奋、智慧、毅力和创造精神,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同样见证改革的,还有位于“时光杂货铺”墙角的红色冰箱。这是1981年,为庆贺可口可乐北京厂落成,日本三洋公司赠送的中国大陆第一台可口可乐冰箱。在风起云涌的上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重返中国,成为中国重新同世界接轨的一个符号。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除了丰富物质生活,改革开放带给国人的,还有心灵的开放和观念的解放。

看着“年代照相馆”展厅里的老照相馆场景,62岁的河南郑州游客刘阿姨忍不住感慨。“70年代,你叔叔剪了个平头、我梳着两个麻花辫,俩人都穿着一身灰色制服,并排坐着照了一张照片,就算是结婚照了。”改革开放后,服装的颜色和样式爆发式增长,烫卷发开始流行,刘阿姨也忍不住赶了场时髦,“烫一头卷发,穿一件‘的确良’衬衫,当年可流行了。”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年代照相馆”,真实还原当年人们照相的场景

从那时起,卷发、蛤蟆镜、喇叭裤等潮流接踵而至。到如今,像这样的全民流行衣着也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人人皆按个人喜好穿衣打扮,见证着一个真正多彩的时代。

(二)

几天前,63岁的杨建国和妻子一起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来到北京朝阳医院复查身体。听说附近有个“时光博物馆”,二位老人在看病间隙,也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老伴快来看,咱家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这个样式的。”在“奇妙时空屋”的老客厅里,一个充满年代感的木制立柜上,一台老电视机让杨建国兴奋不已。80年代初,杨建国是村子里第一批置办电视机的人,他家也因此一度成为了“公共电影院”。“不到晚上7点,村里许多人就提前放下手里的活儿,搬着小板凳,聚到我家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联播》和故事片电影。这幅画面我到现在都记得。”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陈设年代感十足的客厅勾起了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网友“兴安情韵”也被老电视勾起了回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是爸妈卖了一头养了两年的大肥猪换来的。当时的热播剧《上海滩》《血凝》《蹉跎岁月》,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在讨论剧情。”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磁带和CD的流行,让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了更多的选项。

“曾经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只为了买这一盘心仪的磁带。”在“聆听时光”展区,河北张家口人小侯,站在一面由1600盘老磁带拼成的磁带墙之前寻觅许久,终于找到了当年买下的罗大佑专辑。这里面每一首歌她都听过数十遍,“一想起那段旋律,就仿佛回到了那个莽撞却单纯的时代。”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人们纷纷在磁带墙前驻足留影

每天晚上,“时光博物馆”都会将三里屯变成演唱会现场。成方圆等歌手、人民日报的年轻人等依次登台献唱。熟悉的旋律陪伴下,人们在北京的秋夜里合唱。一首老歌,就能燃起记忆中的幸福感。歌声悠扬,回忆绵长。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夜晚,秋风瑟瑟,站在红色集装箱上,迎着寒风歌唱,台下一片沸腾,抬头望,清风明月,似跨越千年。”成方圆如此记录这个夜晚。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三)

高大、精致,漆黑锃亮,拨动车铃会发出“叮铃铃”的脆响,细密的车条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个陈列在“岁月交通局”展馆正中间的飞鸽牌自行车,引得许多人驻足。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我家买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这样的二八杠。那时候每天下午放学,父亲都会推着自行车等候在校门口,然后载着我一起回家。”来自河北石家庄的“70后”方先生,看着眼前的老式自行车,忍不住忆起童年。

与方先生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改革开放后,中国自行车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自行车作为当时最普及的代步工具,曾给亿万家庭的短途出行带来便利。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5亿辆,“自行车王国”名副其实。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那个年代,同样在全国普及的还有公共交通。从最初通行的纸质版公交月票、地铁票、汽车票,到后来的市政公交“一卡通”,再到现在的电子乘车码,“岁月·交通票”展览橱窗里,交通票券琳琅满目,代际更迭,雕刻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迁。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如今,曾经是铁路客运主力军的绿皮火车,正被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所取代;私家车保有量节节提高,拥有一辆车早已成为寻常之事;地铁、网约车与公交车一道,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曾经退出舞台中心的自行车,正表现出再度归来的迹象,大街上到处都有的共享单车,成为了新的出行方式。自行车再度流行,时光却始终直线向前,从1978年来到了2018年。

(四)

“时光博物馆”里,不只有引人怀旧的老物件,还有让人称奇的新科技。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选定出生年份,对着电子屏自拍,再按下“打印”按钮,几秒钟后,一张个人专属的人民日报头版便在“时光打印机”中制作完成。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此情此景,正是“中国有我”的真实写照。这几个大字就挂在几米外的墙上,许多人专门跑去合影。

人民日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向用户提了个问题:如果有一台可以“穿越”到任意时空的“时光机”,你会选择来到何时、何地?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我最想‘穿越’到1979年,那一年爸爸还在上小学,家里很穷,他每天都要帮爷爷奶奶做许多农活儿。我来到他身边,就能帮他一起分担了。”来自山东青岛的“00后”女孩苗芳媛说。

“我想回到2008年,告诉汶川的人民赶快搬家。”网友“多多”说。

也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并不遥远的未来。“我想来到25岁,那时候我会是一名警察,可以保护人民。”这是范嘉俊小朋友对自己的期许。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直言,策划展览之初,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轰动,以及人们如此踊跃的参与。“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深夜整理挂满博物馆的留言,都会被‘暖’到哭。这个短暂的时光博物馆,真正体现了‘人人参与、万众皆媒’,这是我们共同献给改革开放40年的礼物。”

还有更多的时光故事,等着人们慢慢品味。丁伟说,接下来,时光博物馆会启动全国巡展,也许会去上海、深圳、天津、西安、广州……但是先去哪里,由用户意见来决定。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中国有我,时光有我。穿越时光的隧道,人们更加感念共同走过的不寻常道路,感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中国奇迹。这一深度也让现场参观的游客有所感,有所悟。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而在时光博物馆里,人民日报亦不再是一个高冷的官媒符号,而成了一位有血有肉,有忧有乐的“人”。

“他”在粉丝中寻找“锦鲤”,给他们送上珍贵的礼物;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他”会安慰弄丢了定制日报的微博网友,并承诺给他补寄一份报纸;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他”甚至从屏幕后面走出,站在时光博物馆二楼的舞台上,纵情歌唱。这也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们第一次走上舞台,以不一样的方式和大家见面。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时光博物馆”北京站圆满落幕了

我们把与你的时光

唱成一首歌送给你

感谢时光,感谢你

时光的故事会继续下去

属于中国的故事

属于改革开放的故事

属于你我的故事

会有更精彩的篇章

等我们去书写

来了!时光博物馆 全揭秘

时光里的,终会再见

时光博物馆,很快再见

中国有我,时光有我!

下一站,我们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