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國家戰略之四:「國務」與「統帥」的對立

《大日本國憲法》第十一條、十二條規定,陸海軍直接隸屬於天皇,編制和兵力規模亦由天皇本人直接決定。這就形成了著名的“統帥權獨立”傳統,等於是將軍事體系和文治政府列為平行關係。同時,作一部君主立憲性質的憲法,明治憲法又將天皇進行了"需君"化的處理,使得天皇並不直接治理國政,期在重大事件的決策上只表態,並不直接進行前臺運作。這就進一步擴大了軍人的活動空間,大大壓縮了文治政府的決策範圍。

二戰中日本國家戰略之四:“國務”與“統帥”的對立

參加甲午戰爭大清陸軍

即便將19世紀的世界理解為一個放大的全球性戰國時代,也不應忘記克勞塞維茨的教悔:戰爭永遠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脫離了目的的手段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克里蒙梭又說:“戰爭是如此重要,絕不能任由軍人決定。”日本的認知錯誤就在於,過於強調了軍事鬥爭的內在邏輯,忽視了駕馭軍事鬥爭的政治邏輯,從而造成了軍略凌駕於政略之上的態勢,進而埋下的軍事戰略取代國家戰略的伏筆。

二戰中日本國家戰略之四:“國務”與“統帥”的對立

甲午海戰中的中日雙方軍艦

在明治時代,日本去武家政治未遠,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舊幕藩體系下的武士出身。在這些人身上,還看不到文武對立的嚴重痕跡,但不祥的預兆已經出現。甲午戰爭爆發前夕,陸軍總參謀部全力推動戰爭前進,事先不僅未與政府進行必要溝通,甚至沒有與海軍進行協商。大本營成立後,作為政府首腦的伊藤博文居然被排斥在外,最後只有依靠其與天皇的特殊關係破格列席大本營會議,連舊陸軍遺老編纂的《大本營陸軍部》也不得不承認:

二戰中日本國家戰略之四:“國務”與“統帥”的對立

明治時代的日本武士

總理伊藤博文決心承擔國家安危於一身------經奏請天皇,特許列席大本營會議,這是由於不明軍事作戰情況,即無法確定內政、外交方針的緣故------伊藤博文總理列席大本營會議時,據說從政治、外交的立場進而議論作戰,往往與陸軍海軍幕僚發生激烈辯論-----參照伊藤博文總理的戰爭指導方案的結果------政、戰兩略似乎接近珠聯璧合了。

來源:世界軍事,未完待續,歡迎軍迷朋友們關注,轉發謝謝大家。

二戰中日本國家戰略之四:“國務”與“統帥”的對立

明治時代的日本生活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