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下的上海進博會

作者:孫興傑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國經濟轉型下的上海進博會

上海進口博覽會

1 中國成長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

貿易博覽會有很多,但是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貿易博覽會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上海舉辦的中國進口博覽會。

從一般的常識來說,舉辦出口博覽會可以擴大本國出口,上海進口博覽會卻另闢蹊徑,為廣大的海外企業和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機會。為什麼會這樣呢?中國經濟的戰略性轉向,從出口型國家向進出口均衡型轉變,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

對於世界經濟來說,中國進口博覽會意味著中國對於世界的貢獻從中國生產向中國消費轉變,這種轉型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也是中國成長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

從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邏輯來說,中國以中高速實現中高端,意味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國通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同時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一方面擴大了中國市場的容量,中國市場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有潛力的市場;另一方面對“中國生產”帶來了挑戰,從原先服務於出口的生產模式,向服務於國內多元消費的需求轉變。

中國經濟轉型下的上海進博會

國人出國爆買的背後,國內生產無法滿足消費需求

2 人們多元消費需求應該得到滿足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充分、不均衡發展之間的矛盾。國人出國爆買的背後,是由於國內生產沒有辦法滿足快速升級的消費需求;也因為國內價格要高一些,價格差驅動中國遊客的消費旅遊。

多元消費需求應該得到滿足,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原因,如果國內生產滿足不了,那就要進口,因此主動擴大進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服務於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有助於實現國內產業的升級換代。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演講時提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是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過程中取得的,中國成為東亞模式的優等生,發展型政府和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釋放了中國活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經濟轉型下的上海進博會

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中國動力

3 經濟增長的紅利轉化為消費能力

在世界經濟體系分工中,中國是不可替代的生產基地,新全球化背景下,也是產業鏈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於激發國內的消費市場,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轉化為消費能力,而中國需求將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

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上海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可以說是恰逢其時,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標誌性事件。

從出口到進出口平衡,再到成為全球的最終消費品市場,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不僅要生產更多的高附加值產品,也要成為進口大國,進口能夠推動貨幣的國際化,有助於人民幣走出去,由此建立起貨幣國際化的基本通道,從貿易強國成為金融大國和強國。

在全球化出現嚴重阻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秩序受到衝擊之際,進口博覽會無疑是對保護主義的有力回擊,也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承諾,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中國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