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劉禪下令清查其家產,得知了什麼真相使他當場摔杯子?

既無忘


諸葛亮去世前,給後主劉禪上了一個自己的財產表。

用意就是來說明自己給後人留下的遺產的情況,大致他家的財產就是桑樹八百株,土地十五傾,除此之外,再無餘物。

劉禪看到這樣的財產表,看到了這樣清廉的諸葛亮,是感動呢?還是感動呢?還是感動呢?

在我們的想象之中,劉禪應該是感動的吧。

但是,實際上劉禪會相信諸葛亮所說的嗎?

他若是相信的話,他若是對諸葛亮很滿意的話,他就不會在諸葛亮死後,立刻把丞相的職位給廢掉。

可以說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一直都是很鬱悶的,因為他一直都是活在了諸葛亮的淫威之下。

諸葛亮對他的管教是十分的嚴格的,一旦諸葛亮發現劉禪鬆懈了,沉迷酒色了,就會當面斥責他。

面對諸葛亮的斥責,劉禪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因為他還清楚的記得,他的父親劉備去世的時候,叮囑給他的話。

劉備先是讓劉禪拜諸葛亮為義父,要對諸葛亮的話言聽計從。

若是諸葛亮覺得,劉禪不是自己要輔佐的人,是個昏庸的主,諸葛亮就有權利廢掉他。

正是這些言語,劉禪記在了心理。然後,他不敢頂撞諸葛亮的。

據說劉禪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就沒有怎麼出去遊玩過,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去了一趟都江堰,他感覺自己開眼界了,天下還有這樣的美景。

可想而知,諸葛亮對劉禪看管的有多麼的嚴。

正是劉禪對諸葛亮不滿,所以在諸葛亮去世後,很多大臣都說諸葛亮的壞話,給諸葛亮穿小鞋,他們說諸葛亮擔任蜀國丞相幾十年,他怎麼可能就這點家產。

他們還說諸葛亮,利用職務之便,貪汙過多少銀兩,霸佔了多少良田。

劉禪聽到這樣的言語,簡直就是怒不可遏,於是,他就下達了嚴查諸葛亮財產的這件事。

劉禪也不相信,諸葛亮這麼一個響噹噹的風雲人物,只有這麼一點家產的,他的心裡想的是讓諸葛亮身敗名裂的。

但是,調查人員給劉禪回覆諸葛亮的家產的時候,猶如扇了劉禪一記響亮的耳光。諸葛亮去世前,上的那個表,確實就是他的全部家產。

你說,劉禪聽到這個消息,他怎麼不發怒呢?

畢竟諸葛亮光明磊落,鞠躬盡瘁,為蜀國耗盡了生命,他不但不知感恩,反倒是還猜疑人家,你說這不是徹頭徹尾的白眼狼嗎?

劉禪得知真相之後,面對群臣的時候,只好把杯子給摔了。

言外之意就是說,我是相信丞相的為人的,都是你們這些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猜疑這猜疑那,你們不說諸葛亮貪汙軍餉,霸佔良田嗎?如今已經水落石出了,你們怎麼沒有讓你說話了。

劉禪之所以摔杯子就是心虛,就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就是把要查諸葛亮的這個事轉移到大臣們身上。

說白了這個鍋,他劉禪是不背的。


漢史趣聞


劉禪的確對諸葛亮心懷不滿,有兩點可以佐證:

其一,諸葛亮死後,劉禪禁止奔喪。

古人有禮,死者為大,奔喪是完全合乎情禮的行為,然而諸葛亮剛剛駕鶴西去,三軍便接到了劉禪的密令:“禁止奔喪”。

《三國志譙周傳》有載:“亮卒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諸葛亮死於交戰之中,譙周得知消息後,即刻出發前去奔喪,然而等他抵達後,劉禪卻下了詔書,禁止奔喪,全軍上下,唯獨譙周提前趕到,完成奔喪之舉。

從“詔書禁斷”四個字可以看出,這是劉禪親自下達的命令,而“禁斷奔喪”,雖然也是諸葛亮生前的意思,為的是防止他的死訊傳出,容易被魏軍利用,以此擾亂蜀國軍心,但拋開這一點,即使單獨為諸葛亮舉行秘密葬禮,於情於理也沒有絲毫不妥,且不需要告知天下,只是簡單舉行一番儀式,表達對於他一生所做貢獻的敬仰與恭送即可。

然而劉禪卻下令禁止奔喪,這也就意味著除去唯一前去奔喪的譙周,幾乎無人為諸葛亮送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禪對諸葛亮是心懷不滿的,畢竟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在整個蜀國朝野的話語權並不重,甚至達到事必徵求諸葛亮意見的程度。

我想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君王,能心甘情願讓謀臣把持朝政,即使這位謀臣是先王劉備萬分信任的諸葛孔明,但歸根結底他也只是“臣”,劉禪則是“王”。

其二,諸葛亮西去後,全軍乃至民間均呼籲為其立廟,以表彰其生前卓越功績,然而劉禪再次予以拒絕,甚至不聽取相關意見。

以研究古代人文著稱的文獻《襄陽記》中,曾有如下記載:“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

僅看最後四個字“後主不從”,便可瞭解劉禪大概的旨意,“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說的正是諸葛亮剛剛離世,各地官吏與百姓便請求為其立廟,然而劉禪卻對此不予理睬。

他給出的理由其實也很正確,漢朝時便規定只有皇帝駕崩才能立廟,其餘人等,一律無此待遇。

然而之後由於民間輿論太過猛烈,各地百姓不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劉禪眼看民意難違,最終只得為其立廟,以平民息。

綜上所述,劉禪對於諸葛亮的確心懷不滿,畢竟劉禪在位早期,諸葛亮始終大權在握,雖然他並無謀反之意,但對於劉禪來說,整個蜀國朝野並非自己一人說了算,之前劉禪年紀尚幼,對治理國家等同無知,自然大事小事皆言聽計從於諸葛亮,然而隨著劉禪年紀漸長,慾望與權力不斷擴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在某些關鍵問題上難免就會對諸葛亮心生異見。

而之後劉禪帶人抄了諸葛亮的家,更能直接說明問題,如果劉禪當真對諸葛亮深信不疑,自然也不會輕易聽信宦官黃皓的讒言,從而做出抄家之舉。

為洩心頭之恨,劉禪思索半天,最終決定給諸葛亮扣一頂貪贓枉法的帽子,但既然要定罪,就必須得拿證據說話,於是下令清查諸葛亮的全部家產。

然而找遍諸葛亮全家上下,卻並未找到貪汙物證,與此同時,劉禪看到了諸葛亮親自給他寫的一封書信,名為《自表後主》,信中提到:

“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

這句話可以總結為,諸葛亮聲稱自己並無多少財產,只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田地十五頃,子子孫孫完全可以憑藉這些家產自供自足。

劉禪起初對此表示不信,結果下屬在清查過後,如實稟報稱,諸葛亮確實只有八百株桑樹與田地十五頃。

得知這一結論後,劉禪發現與諸葛亮的家產與他信中提及的分毫不差,劉禪因而對自己惱羞成怒,認為完全找不到能抹黑諸葛亮的把柄,由此勃然大怒,一氣之下摔了杯子。

總體而言,劉禪對於諸葛亮是又愛又恨,愛的是蜀國沒有諸葛亮,就如同馬失前蹄,恨的是諸葛亮在世時對朝野操控太深,一度威脅到劉禪的地位。

所以不管怎麼看,劉禪對於諸葛亮的感情都是極其複雜的,你說他恨諸葛亮,的確恨過,說他愛諸葛亮,他也愛之深切,不惜在諸葛亮死後,重用他的兒子諸葛瞻。

誠然我們後人看待古人的角度,也只是通過流於後世的史料去推測,具體當時如何,正如那句名言所說: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錢品聚


在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皇帝劉禪的確派人抄了他的家,這裡面是劉禪做了幾十年皇帝的屈辱和壓抑造成的。



遙想當年,劉備帶領眾人駐紮在白帝城,此時的昭烈帝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於是召來了他的得力謀士諸葛亮前來。

《三國志》中記載劉備是這樣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您的才能很高,一定能成大事,如果我孩子能夠輔佐就輔佐,不能成事您就取而代之。



這句話包含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肯定、期望,同樣也包含了對諸葛亮的不信任!如果此時的諸葛亮答錯了問題,那就是殺身之禍,誰知道當時的處境不像後來曹叡託孤司馬懿那樣門外埋伏了刀斧手呢?所以諸葛亮成為託孤大臣,也是有一些威脅因素在裡邊的。

從這件事中就可以揣摩出劉禪對於諸葛亮,是有很大顧及的,這是一個有才能、有實權,而且隨時能將自己廢掉的一個人。幸虧他的父親同時還安排了李嚴為託孤大臣,來制衡諸葛亮,並命令趙雲保劉禪安危。



那麼同時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結局怎麼樣呢?處處受到諸葛亮的針對打壓,甚至因為北伐過程中李嚴負責的糧草沒能及時運送到前線,而被諸葛亮廢為庶人!大家想,李嚴是先帝封的託孤大臣,而如今諸葛亮僅因為這件事直接給廢了,而且還是皇帝劉禪求情之下仍然給廢的。這樣的一位丞相,帝王能不忌諱?

而且諸葛亮通過北伐將軍權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又將李嚴廢除,從此獨攬軍政,一家獨大。我想如果諸葛亮再年輕十年,想必就如同當年的曹操,以後的司馬懿一般了。劉禪本質上已經是個傀儡了,軍政命令皆不出自己,所以當時這位小皇帝是十分怕諸葛亮的!



還有一件事就是諸葛亮在北伐之前寫了一篇《出師表》,詳細安排了自己不在朝中這段時間作為皇帝的你該做什麼、怎麼辦、聽誰的話。諸葛亮臨死之際對身後事也做了詳盡的安排,《蜀書》是這樣記載的“臣若不幸,後事付以蔣琬”。這些命令式的進諫對於一個帝王能忍受的了這樣的束縛嗎?劉禪本不是傻子,因為身邊有位權臣而不得不充當傻子!

在長達幾十年的壓抑與恐慌中,劉禪終於等來了機會,他的相父、威名赫赫的諸葛亮去世了。



鬆了一口氣的劉禪,首先做的就是不給他立廟,而且派黃皓、習隆清抄了諸葛亮的家。

古代是很重視禮儀名節的,這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這都是十分重要的事,你不給他立廟、不讓人奔喪,這就是對一個人莫大的侮辱!這就是劉禪發洩的一個方法。

另一個方法抄家!派了人浩浩蕩蕩到了諸葛家,查了半天只查到幾百棵樹、十幾頃土地,家境如此清貧,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看到這個結果,劉禪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啊,一個丞相,就這麼點家產,如此清廉怎麼會謀朝篡位呢?想想他對自己的叮囑才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國家好!於是聽從了諸葛亮的遺言,重用蔣菀,並且善待諸葛亮後人。但是丞相他是萬萬不敢立了!


土豆夜談


家無餘財。

諸葛亮六出祁山卻病史於五丈原,這位蜀漢軍師帶著滿懷的遺憾去找主公劉備了。雖然蜀漢土地貧瘠,人口較少,但諸葛亮身為丞相,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所以他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那諸葛亮究竟有多少家產呢?

諸葛亮曾經對劉禪說過自己的財產情況,這就是《自表後主》,原文寫道:“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這份上表實際上就是諸葛亮為官以來的個人財產清單。

可以看到,諸葛亮自述自己只有薄田十五頃,家人可以依靠這些土地自給自足,除了工資之外,沒有別的灰色收入。我死的時候,如果有多餘的財產,那我就是辜負了陛下對他的信任。



劉禪清查其家產統計。

諸葛亮死後,宦官黃皓進讒言,說“丞相為官這麼多年,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點兒財產呢?他是在騙陛下吧。”劉禪一聽也對,就派他前去清查諸葛亮的財產,結果就是除了諸葛亮上報的那些,家中再無餘財。



劉禪聽完當場發怒,很有可能的是覺得自己不應該聽信讒言,懷疑諸葛亮的忠誠。一怒自己,二怒小人。


歷史伶俜者


諸葛先生長於理政,短於軍事。困於蜀地一角,無奈只有先發制於人才有希望。所做一切均為絕望中奮力拼搏進取,此行為為儒家之典範。所以後世才有如此之高的評價。記住任何歷史都是為現實政治服務的,在這點上,諸葛先生就是儒家的聖人類的人物,特別是明以後。但相比當時實際情況,諸葛先生也的確比較賢良淑德。看似吹捧的話,但實際諸葛先生一人壓住了整個蜀地門閥士族,沒造成類似魏晉之際的血腥屠族,和東吳大族爭鬥。這些矛盾一直延續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侯景之亂等血腥殺戮。諸葛先生一死,蜀地就亂了!關鍵就是壓制不住本地和外來的士族矛盾。劉禪其實是個隨和之人,所謂重用宦官等小人,也是儒家春秋筆法,好像不重用就會成劉邦,其實為了自身安全劉禪必須重要宦官。主要就是劉禪無可以依靠的勢力。對諸葛先生的一些看法其實是門閥士族們的爭鬥,先生不在了,當然要算賬了。


沙中土大溪水


1、在我看來,諸葛亮更應該教會劉禪做一個好皇帝,而不是在劉禪不懂得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親力親為。在劉禪小的時候尚且可以,但是等劉備長大了難免有逆反心理,有別的想法。畢竟是一國之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功高蓋主的例子不在少數,但是能得到善終的又有幾人?諸葛亮既得善終,死後難免迎來劉禪情感上的爆發。

2、劉禪雖然百般無奈,也只能在諸葛亮在世時,在危急存亡之秋忍氣同聲。諸葛亮死後,劉禪身邊沒有了親近之臣,掌握了實權後,當然要做些文章,命人清查諸葛亮的家產。然而,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諸葛亮家徒四壁,另劉禪沒有想到的是,這麼一位治世能臣家裡僅有桑八百,薄田十五頃。劉禪本想踩著諸葛亮壯大一下自己的聲威,沒想到諸葛亮卻是一清二白,因此摔杯情由可原。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禪摔杯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抒發多年被功高蓋主的不滿情緒,其二是本想踩著諸葛亮樹立自己的威望而沒能如願的憤恨。

筆者是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提出不同的意見,評論轉發。


老王讀歷史


帝王心術,無非是怕別人削弱自己的權力。可憐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看看琅琊榜,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雲瑞將軍的數碼港


諸葛亮可以說是蜀漢的功臣,劉禪就是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所以他們家的江山才得以穩固和拓展的。但是,劉禪並沒有為此而感謝諸葛亮。

恰恰相反劉禪對諸葛亮有一股莫名的恨意。

這股恨意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是不敢表現出來的。因為就在他的父親劉備去世的時候,劉備告誡他的話,他一直都還記在心裡。

劉備死前讓他一切大小事情,都聽諸葛亮的安排,並且劉備還對諸葛亮說,劉禪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就可以把他給廢了。然後有諸葛亮取而代之。

就是這句話,對劉禪的震懾力很大。

劉禪當然願意當國君了,所以,在劉備死後,他對諸葛亮的所作所為,都是聽之任之,不敢有半點怨言。

這時候雖說劉禪是名義上的國君,但是,國家大事全部都是諸葛亮一人說了算。

劉禪當這樣的國君,他若是對諸葛亮沒有意見,那才是見鬼了。

諸葛亮對劉禪的管教也是很嚴格的,劉禪不能有娛樂活動,必須每天埋頭苦讀,或者聽諸葛亮講一些國家大事。

每當劉禪和自己的妃子在一起的時候,只要被諸葛亮看到,都會被諸葛亮訓斥一頓的。

因為諸葛亮的管教很嚴,劉禪這個國家領導人,過的生活和傀儡沒有任何不同。

所以劉禪整天除了待在宮裡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外出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景點,就是都江堰。可是,就是這個都江堰,劉禪竟然都沒去過,他第一次去,還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後。

因為諸葛亮去世了,也沒有人管教他了。

所以,他把成都遊覽了一遍,當他到了都江堰的時候,他感慨了一下,原來成都這裡還有如此壯觀的景象。

你看劉禪在諸葛亮的陰影之下,活的是多麼的悲慘呀。

到了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對丞相這個職位簡直就是反感到家了,所以他索性就廢除了丞相制度。

這時候的劉禪終於把權力握在了自己的手裡,當他聽有人說,諸葛亮在擔任丞相的時候,貪汙過很多銀兩。

聽到這裡劉禪就開始興奮了,因為他終於找到懲治諸葛亮的緣由了。

諸葛亮去世前,給劉禪上過一份遺產表,說他們家只有桑樹八百株,土地十五傾,除此之外,再無餘物。

但是,劉禪對這份諸葛亮的遺產表並不相信,他覺得諸葛亮在蜀國當宰相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才這點財物。

所以,當他聽有人說諸葛亮生前貪汙的事情之後,他就派了人去查。

查的結果,讓劉禪大失所望。

原來諸葛亮家的家產,正是他上書的那些。這就是等於劉禪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他當場摔了杯子,即是為了沒抓到諸葛亮的把柄而憤怒,又是因為那些人誣告諸葛亮,讓他丟了臉。畢竟諸葛亮鞠躬盡瘁,為國事操勞而死,他竟然不但不知感恩,反倒猜疑人家,實屬白眼狼一個。

所以,他只能摔杯子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史學達人


阿斗之才,其實遠高於諸葛亮的,劉備是千年一出的大英雄,其子怎麼可能真的那麼昏庸無能呢。

首先在這個北伐態度上,諸葛亮堅持北伐,六出祁山痴心不改,但阿斗就對北伐並不感冒,只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其實阿斗是對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嘛,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四川本來就是有利於防守的地方,你有四川的防守地利不用,老是去北伐進攻魏國導致國力消耗一空是蜀國亡國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亡國之君一般就算對方國君寬宏大量不殺你,大部分都是鬱鬱寡歡而死的,阿斗的樂不思蜀其實不光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住了自己的衣食無憂,可見阿斗之情商不是一般的高。那不然你又能怎麼辦?只有讓對方感到自己對你沒有任何威脅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嘛。


混水摸魚2046


又是這個問題,再回復你一遍。劉禪繼位後,諸葛亮把持朝政,劉禪不管做什麼都要經過諸葛亮同意,哪怕娶妻也不能娶自己喜歡的美貌的姑娘,而是要遵從諸葛亮的意願,找賢良淑德的,關於對曹魏作戰,劉禪和諸葛亮的想法又南轅北轍,劉禪不想主動出擊作戰,而諸葛亮就要出擊作戰,並且打著先帝遺願,劉禪毫無辦法,可以說劉禪一直活在諸葛亮的朝政中。諸葛亮死後,劉禪想死諸葛亮種種,想抹黑諸葛亮,於是命人抄家,其實就是想超出諸葛亮家產,以方便一個貪汙的罪名,從而達到抹黑諸葛亮的結果,可事實令人失望,諸葛亮根本沒有任何貪汙腐敗行為,至此劉禪大失所望,摔杯以發洩自己心中的鬱悶。最後,為彌補自己的過失,劉禪扶養諸葛亮兒子長大成人,也算是對諸葛亮九泉之下的安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