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爲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爲啥?

渤海太守袁紹、冀州牧韓馥等打算擁立劉姓宗室,大司馬、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從而與董卓把控的漢獻帝劉協對峙。此想法一出,袁紹等就四處串聯、聯合,關東諸侯的大多數是贊成的,反對者裡有兩個人,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袁術。曹操此時沒多大實力,沒有自己的地盤,手上也就一千來人,不用管。可袁術擁兵在魯陽,是諸侯裡實力最大的一支。袁紹幾次三番寫信勸說袁術,可袁術死活就是不答應。不過,不答應也沒關係。擁立新皇帝,是目前局面下袁紹唯一的選擇,於是他和韓馥派出了使者通知他們要擁立的皇帝——劉虞。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1、劉虞

歷史上擁立兩個皇帝,然後造成分裂、混亂的事情,在之後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次。三國各自為政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還有東魏、西魏。如果劉虞答應袁紹等人的安排,東漢之後的歷史有可能發展成東西對峙、各自為政的局面。

袁紹、韓馥派去的使者名叫張岐。張岐以前是樂浪郡的郡守,樂浪郡屬於東漢十三州的幽州,主要轄地在今天朝鮮境內,樂浪就是今天朝鮮的首都平壤。劉虞在當幽州牧前就當過幽州刺史,可以判斷劉虞和張岐之前是有交集的,袁紹、韓馥之所以選張岐可能也是看中了他和劉虞之間的舊情。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2、幽州地圖

在袁紹、韓馥等人想來,有人擁立自己做皇帝,那還不是求之不得的事,因此派去的張岐見到劉虞就將皇帝的尊號奉上,也按照拜見皇帝的禮儀拜見的劉虞。可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你袁紹想用立新君,可劉虞我可從沒想過當這個皇帝。

劉虞見到張岐這樣,厲色叱責道:“現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我們備受皇恩,卻沒有能夠清雪國恥,你們還敢搞這套?如今你們這些佔據一方州郡的諸位,應該勠力同心,盡心服侍王室。但你們反造逆謀,用這樣的汙垢來玷汙我嗎?”說完這樣的話,劉虞堅決拒絕了張岐的請求。

劉虞為什麼會拒絕?值得我們討論一下。當皇帝,難道不是這些諸侯心中都想的事嗎?其實這不一定,特別是已經身處高位的這些人,包括劉虞、董卓、袁紹,其實都沒有想過自己當皇帝。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樣沒動過當皇帝心思,為啥?皇帝不是那麼好當是其一,所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儒家倫理影響下社會的譴責。劉虞這個深受儒家影響的人,自然不會做這樣的事。想一想關東群雄起兵的時候,官位最高,是一方諸侯,又是劉姓宗室的劉虞一點動靜都沒有,為啥?劉虞不認為地方反對中央,是正義的事。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3、袁紹與賬下謀士(《跨江擊劉表》)

儒家倫理的譴責是一方面,此時的劉虞也完全不具備當皇帝的能力。如今關東的諸侯割據,關西董卓把持這漢獻帝,劉虞自己也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支持,只是袁紹、韓馥你們幾個這麼一謀劃,就讓我當皇帝,到時候你們撤梯子怎麼辦?即使你們不撤,我劉虞能控制得了你們嗎?而且你們內部也不是一條心,我劉虞揹著罵名出來給你們當這個傀儡,那肯定是不行。劉虞的拒絕於情於理於實際的處境,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劉虞不是一個愣頭青,不是一個天天想當皇帝的主,劉虞知道當皇帝背後的代價,而這代價是他不能承受的。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4、韓馥

袁紹、韓馥他們自然不會放棄,另立一箇中央的想法一旦提出,那是沒有退路的。劉虞你可以不當皇帝,但以你為中心新建一箇中央政權可以吧?於是韓馥又派出人來,請劉虞兼尚書事務,可以以皇帝的名義來給諸侯們封官拜爵。確實,如今關東諸侯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自己勝任的職位不被承認,繼續找一個地方認證一下。找董卓把控的中央朝廷是不可能了,那就劉虞你來吧?

見到韓馥派來的使者,這次劉虞做的更絕,不但不答應,而且把韓馥派來的使者殺了。更是放出話來說,你們要是再來相逼,我劉虞就跑匈奴人那邊去,徹底斷絕你們的想法。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5、和屬下商量對策的韓馥(《跨江擊劉表》)

於此同時,劉虞為了自證清白,還派了右北平田疇、從事鮮于銀冒險秘密前往長安。這兩位還真到了長安,並且見到了漢獻帝。早想東歸的漢獻帝還接見了他們,而且之後漢獻帝還派了當時在朝中任侍中的、劉虞的兒子劉和,悄悄從武關出關西,讓劉虞派兵來迎接。只是不巧,劉和被袁術扣押。

就這樣,袁紹、韓馥另立中央,擁立劉虞當皇帝的謀劃徹底破產。劉虞不想當皇帝,袁紹你們再擁立一個別的劉姓宗室不就好了。可接下來,並沒有看到袁紹他們有這樣的舉動。從史書上看,袁紹做事總不那麼堅決、徹底。這一次擁立皇帝一樣,之前和何進誅殺宦官也一樣。上一次在最最關鍵漢少帝他們流落洛陽北的時候,不見了袁紹的身影,才讓董卓鑽了空子。這一次擁立皇帝,既然劉虞不想當,那再找一個唄,第一步都走了,為啥不接著往下走呢?不過考慮到現在袁紹的實力,只是名義上的盟主,還沒有佔領冀州,想協調好諸侯們也比較難。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6、一路“高升” 的董卓(《董卓進京》)

這一邊袁紹擁立新君的計劃流產,那一邊董卓又給自己加官。這一次董卓任命自己為太師。我們回頭看一下董卓把控中央朝廷之後,一路的自我升遷。189年董卓從洛陽北帶著漢少帝劉辯回到京城後不久,先通過手段讓自己當上了三公最末位的司空。之後,在廢掉漢少帝擁立了新皇帝劉協之後,讓自己當上了三公之首的太尉。不久之後,又封自己為相國。這一次,董卓加封自己為太師。

在漢的職位體系中,是有兩個三公序列的。正常的、掌控朝政的三公,在西漢開始時是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到東漢時演變為太尉、司徒、司空。與三公對應,有上三公,也稱三師的職位,上三公為太師、太保、太傅,其中只有太傅在各朝都有,太師、太保整個漢朝都沒幾個人當過。特別是在東漢,這兩個職位已經被廢了。已經是相國的董卓,這一次實在沒有什麼可以給自己加封的了,那就把這個已經封存了上百年的職位再拿出來吧。


十八路諸侯50:被袁紹擁立為皇帝,劉虞卻堅決拒絕,這是為啥?

圖7、東漢官制

董卓這樣一步步封自己高官的行為,在東漢士大夫看來,是有點太超常規了。你董卓一個軍閥,憑什麼加封這些只有大儒才能當的職位。可回到實際情況中看,可以將東漢朝廷玩弄於股掌的董卓,封自己幾個官玩,有什麼過分的?而且董卓還是按著官員的序列,一步步按規則給自己升遷,儘量照顧你們這些士大夫情緒,你們知足吧。

對比看,我們這一篇裡提到的兩個人劉虞、董卓,雖然他們做的事不同,但他們心底裡都有一條線,就是自己不能當皇帝。劉虞拒絕當皇帝,而董卓可能從來都沒想過自己能當皇帝。以不臣之心來說董卓,是很不恰當的。他是亂臣,但確實沒有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