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11月5日,受消息面長油迴歸影響,ST板塊全線上漲,ST升達、*ST工新、*ST成城、*ST德奧、*ST聖萊等12股漲停。

“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11月2日,退市長油公告稱,上交所同意了公司重新上市申請,並表示在三個月內辦理完辦理完成相關手續後向上交所申請股票上市交易。這意味著,長航油運將打響首例退市股重新迴歸A股上市的“第一槍”。

從2010年開始,長航油運創下了連續4年虧損的紀錄,四年虧損總額近80億元,公司也因此於2014年退市。彼時,有近15萬股東陪著買單。

長航油運成立於1993年,主營沿海和國際航線石油運輸業務,於1997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2014年6月5日,公司因連續四年虧損,其股票從上交所退市,此後於2014年8月6日在新三板掛牌轉讓(證券簡稱長油5,證券代碼400061)。

“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它曾被稱為“央企退市第一股”,在退市當年,長航油運實施了破產重整,剝離了最大虧損源VLCC船舶(超大型油輪),減少了鉅額債務負擔。此後,公司在未改變主業和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努力,逐步改善和恢復了持續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目前,公司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Handysize(靈便型油輪)外貿成品油船東,擁有和控制船舶61艘,總載重噸為224萬噸,年貨運量約4000萬噸。

在退市當年,長航油運實施了破產重整,剝離了最大虧損源VLCC船舶(超大型油輪),減少了鉅額債務負擔。此後,公司在未改變主業和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努力,逐步改善和恢復了持續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據瞭解,公司業績於2015年之後開始好轉。公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4.79億元、57.81億元和37.2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28億元、5.60億元和4.11億元。

“央企退市第一股”長油重返A股:6牛散潛伏 徐翔獄中浮盈8000萬


截至9月30日,長航油運有投資者近12萬股東,停牌前價格為4.31元/股。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長油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六名“大牛”。其中,徐翔及其兩個關聯賬戶(鄭素貞和應瑩)分列第八至第十位股東,各持有550萬股;“牛散”王東武持1309.06萬股,名列第二大股東;“ST股專業戶”陳慶桃持有800萬股,列第五大股東;有“重組牛散”之稱的蔣炳方持有715.1萬股,列第六大股東。

其中,2014年6月份,徐翔突擊入股,用徐翔、徐柏良(徐翔父親)、鄭素貞(徐翔母親)、應瑩(徐翔配偶)的賬戶大舉買入,四人合計持有2200萬股長油,彼時,公司股價為0.7元/股。有市場人士分析,按照公司停牌前4.31元/股的價格計算,徐翔已經浮贏8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破產重整後,公司前十大股東大換血,銀行等金融機構包攬公司前十大股東從第二至第十的席位。

退市長油重新迴歸A股的消息,讓市場將目光再次聚集到已經退市的上市公司上,而對於退市股的迴歸,上交所表示,重新上市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支持退市公司在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健全治理結構,真正達到上市公司規範運行要求後,再回到主板市場。同時,退市公司必須專注主業、努力改善經營,真正恢復公司造血能力,才能滿足規定的重新上市條件。

從前十大股東構成來看,銀行佔了絕大多數,包括了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行江蘇分行、中國銀行江蘇分行、中國工行南京下關支行、中信銀行南京分行、長城資管、平安銀行、民生金融租賃、光大銀行南京分行、交通銀行等。

從公司實際情況看,公司主業比較突出,在油運行業具有領先地位,退市後沒有借殼,主要靠自身努力增強了持續經營能力,這些情況為今後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提供了比較好的示範。同時,公司受制於前期歷史負擔和當前航運低谷影響,也還存在一些需要關注的事項,如未分配利潤為負、公司盈利有所下行等。對於這些事項,公司也做出了股份回購、盈利預測等必要安排。包括承諾重新上市後6個月內如長航油運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基準價格(每4.31元)的50%,中外運長航集團持有的長航油運股票鎖定期將自動延長6個月。

在盈利預測方面,長航油運預測三年盈利,在今年年底公司承諾淨利潤達到2.94億元。

至於二級市場如何表現,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存有不少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