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位于文登城区东20公里架山东南隅。自古有“天赐福地”之称,故名天福山。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长江水利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威海市党员教育基地、威海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是境内著名红色旅游景区。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组织发动威震胶东的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拉开胶东抗战序幕。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1973年春落成。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展厅面积420平方米,展带面积200平方米,展柜59组。展柜陈列天福山起义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文物百余件;展带图文并茂,翔实地记述和描绘出中共胶东党组织领导胶东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和天福山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发展史及在“三军”基础上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41军的辉煌战斗历程。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是胶东抗战史上的大事,是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一页。这次起义,点燃了胶东抗战的烽火,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建立胶东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建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不仅开创了胶东抗日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也使得山东的抗战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机。由天福山起义部队发展起来的人民武装,不仅在抗日战争,而且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中,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天福山起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指挥过胶东部队和在胶东战斗过的将军。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理琪(1908—1938) 原名游建铎,河南省太康人。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天福山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这里是天福山起义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址、天福山起义树旗旧址。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1937年12月23日深夜,中共胶东特委及起义领导人在此处召开特委临时会议,研究起义事宜。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前来天福山祭奠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单位络绎不绝。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原塔建于1957年。1971年文登县民政局拨专款在原塔旧址重新修建,1973年春落成。塔高12.24米,由汉白玉和青石构筑而成。塔身阴刻郭沫手书“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塔群阴刻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和“天福山起义纪略”。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天福山起义——不能忘怀的纪念

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是全国抗战初期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和发动的十大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经验和突出贡献。

天福英雄创造了三个唯一:第一个唯一,天福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以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的华北抗日武装起义;第二个唯一,天福山起义发展起来的原山东军区第五旅一度成为山东抗战唯一的一支机动力量;第三个唯一,以天福山起义作为源头,是全国唯一一次至今仍保留了三个集团军,占陆军主力六分之一的抗日武装起义。

天福山起义革命遗址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筑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