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精神病


沒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精神病


1、精神病學的發展

關於病,在遠古時代那可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意味著神對於人的懲罰。

直到古希臘出現了一個人,那就是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他第一次把病從神壇上拉下來,歸結到了自身的原因。

這當然歸結於那個大時代下,一群古希臘先賢們整體把目光從神,迴歸到個體的思考。

希波克拉底於是提出了著名的平衡醫學: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構成了人體的基本體液,平衡則健康,不平衡就會出問題,就會生病。

這套平衡學說和中國的陰陽五行平衡論,印度的三體液學說如出一轍,都是古代先哲們在觀察手段很有限、認知世界也有限的前提下,對於疾病的原始認知。

這套認知直接影響了近兩千年,直到近代,放血以達到平衡的醫療機理依然在一些地方使用(第一次聽說華盛頓是被放血放死的時候驚呆了)。

身體有體液平衡說,那麼靈魂,或者說精神自然也有情緒的喜怒哀樂。

不過人的精神一直是宗教和王權的爭奪點,所以必然會捲入神學和自然科學的戰爭,特別在古代,評判和治療手段都非常的原始。

你不信教,那就是病了?於是治療手段自然就變成祈願、賜福,甚至獻祭。

到了中世紀,宗教抬頭,醫學不但沒有前進,反而產生了退步,神學宗教治療的手段,賦予了拯救的意義,也就是在肉體上進行折磨,契合耶穌從肉體的痛苦中得以解脫並救贖世人的傳統,於是烙鐵燒炙、舌頭被長針穿刺、燒死、勒死、砍頭、活埋等開始出現。

這個黑暗的倒退,直到文藝復興,理性哲學抬頭,才有所好轉。

米歇爾·福柯作為文藝復興精神病學先進思想的代表人,他認為精神病不是天生的,只是被精神分裂畫了,是一種異化,於是把殘忍的療法廢除,改成了隔離和禁閉讓他們恢復,併到最後,他提出可以用高尚的人格才能感化他們。

這種觀念直到工業革命,醫學得到了極速的發展,解剖學和精神病理學的發展,讓我們對精神病學的瞭解開始深入,並把療法升級到了適宜的食物,充足的睡眠,適當的曬太陽、工療等等。

慢慢的針對性的藥物開始出現,從最初的鎮靜(嗎啡、鴉片等),催吐和腹瀉(生物鹼和巴豆油等,18世紀以後被摒棄),發熱治療(奎寧),休克治療(早期使用卡地阿唑,20世紀初使用胰島素)。

直到1958年,保羅.森開發了第一個丁酰苯類藥物氟呢澱醇,它是本丁酰派唆衍生物,通過修飾止痛藥物哌替定的化學結構而研製成功的第一款針對性的藥物。

自此,精神病學開始走入真正的針對性的治療。

但是,這裡的精神病學,針對的主要是非常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而到了現代,出現的神經症、人格障礙和精神發育遲緩等更加細分化的分類,不過針對是否診斷為精神病,依然是非常模糊的。

因為這個背後,存在著醫療保險,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等各方利益糾葛,2013年出版的第五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一直就備受爭議。

2、人格五個維度的自我

不管是手冊裡的各種,還是我們普通人普遍的常識,對於正常行為和異常行為的界限,從來都是各有各的說法。

所以,對於精神錯亂的定義,就變得非常之難。

這也是為什麼最新的診斷手冊這麼大爭議的原因之一,況且定義的背後還關係到食品藥品和保險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的利益。

那麼,要了解正常和異常的人格區別,我們首先得用一個視角來認識人格。

在科學上,有一個普遍通用的大五人格理論,用大五人格來闡釋人格,主要從五個維度: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

每一個人都可以用這五個維度去做一個評判,因為這大五人格分佈呈現典型的鐘形曲線,並且五個維度在統計上相互獨立,具有遺傳性,在一生中相對穩定。

對於大五人格,我們選擇朋友和配偶時會將其作為無意識的選擇標準,而在工作、犯罪、經濟和政治甚至教育中都廣泛使用。

在黑猩猩和其他物種中也發現了相關的維度,所以用大五人格來分析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就容易比較容易去理解精神病學。

精神疾病往往和大五人格特質中的非適應性的極端特質有關,也就是說這五個維度,不管哪一個達到上下兩個極端,都容易產生問題。

比如過分的責任感就會引起強迫症,過低的責任感就會變成藥物成癮和衝動控制障礙。

再比如情緒穩定性差意味著抑鬱、焦慮、躁鬱、邊緣性和表演型人格障礙。

而外向型低則容易變成迴避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礙,低宜人性的人可能有心理變態和偏執型人格障礙,高開放性的人可能介於分裂型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之間。

相關的雙胞胎研究發現,這種人格特質和精神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不僅僅在於行為層面,也在於基因層面,這也是為什麼某些人格特質比較極端的後臺也會有相關的精神疾病。

這個極端,又會出現一個問題到底達到哪個度,是疾病,而普通的偏高偏低則只是精神錯亂呢?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說只在舒服區徘徊,每個人文化不同、教育不同、基因不同、經歷不同都會在五個維度裡有起伏和波動。

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精神病。

每個人都會有精神障礙,只是大多數表現不明顯,這不僅僅包括輕微的精神分裂、抑鬱症,還包括愚蠢、無理性、無道德、衝動和異化等多種形式。

正如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假設一樣,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都不完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不同方向發瘋。

3、認識自己,原諒他人

那麼,換了一個視角,重新認識精神病,或者說精神錯亂以後,我們能夠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會明白,我們和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就像你只是偶偶打一個噴嚏,而鼻炎患者一個小時打120個,一天打8小時,他只是比你更嚴重而已。

而且我們現在正常,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一直正常,很多維度上也許你行為上稍微在被塑造和加強那麼一點點,也許就會邁入那一步,變成影響你的生活,比如強迫症就可以被養成。

再比如強烈的情緒波動,瀕死的體驗,這些都會通過同理心背後的大腦機制——鏡像神經元,從而給予大腦強烈的刺激,這個刺激甚至可以在生理上改變大腦的結構。

這些都是一個人產生精神病變的原因,他們曾經也是正常人,只是往前走了一步而已。

他們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從而重新變成正常人,因為大五維人格中那個維度,只要拉回到了正常水平,那麼他就是一個正常人。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愚蠢、情緒波動、無道德等你曾經覺得來自於品格,或者素質層面的反感,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

那就是,他們其實病了,人格大五維中的某一個偏向過高或者過低導致。

既然大五維人格,很難去改變,只能通過藥物去控制極端情況對於生活的影響,那麼我們就有兩個得到。

第一就是,既然是天生的,那麼就可以接納並理解對方的愚蠢、情緒化和無道德,因為這是病,當再次遭遇,你的內心自恰就會好受一些。

第二就是,既然精神疾病都可以在未來找到針對性的腦域,並找到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控制,那麼針對一些愚蠢、情緒波動和道德層面的東西,我們是否也可以針對性的開發出藥物呢?

讓我們大五維人格,可以通過藥物進行調整和控制,達到一個他們自己想要達到的水平?

當然,這個假設其實挺恐怖的,當一個人的道德和情緒,都要被藥物控制的時候,是不是就進入了1984的老大哥的世界呢?

相對來說,我還是喜歡這個有笨蛋,也有天才,有謙謙君子也有猥瑣小人的多樣化世界,畢竟在病人眼裡,我們才是病人,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