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爲「宮燈大師」傳承非遺絕技


無為“宮燈大師”傳承非遺絕技

在安徽,流傳著一首“八寶歌”,吟唱的是省內的八件“物華天寶”,頭兩句便是 “紗燈籠皓魄,宣紙載煙雲”。這排名第一的“紗燈”指的是蕪湖市無為縣傳統手工藝品——擁有300餘年歷史的剔墨紗燈。

精細工藝 打磨心性

清乾隆年間,手工藝者對傳統“彩燈”工藝進行革新,選用絲質絹紗代替色紙和玻璃作畫,獨創了“剔墨”工藝,形成了剔墨紗燈。作為古老燈藝的一種,它已於2006年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級技能大師朱曉鍾是唯一的傳承人。

在蕪湖電纜工業學校的工作室裡,記者見到了正提筆描畫的朱曉鍾(如圖)。他介紹說,剔墨紗燈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繪畫藝術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等工藝製作而成。其中繪畫部分就包括了仗紗、描稿、剔墨、上膠、描線、打底色、染色和整理幾個步驟,每一步都必須均勻準確,工藝要求精細。

為了讓這門地方手藝後繼有人,蕪湖電纜工業學校專門開班,聘請朱曉鍾擔任教師,希望能夠發掘熱愛這門藝術的年輕人,讓“燈火”延續下去。從2014年11月開班至今,學生已達400餘人。“有些孩子來的時候毛筆都不會拿,我就從基礎教起。有的孩子非常感興趣,學得也深入,現在自己都能開班授課了。”朱曉鍾說,學習紗燈製作,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心性的磨練,讓他們能沉住性子,能學會堅持和細心。

剔墨勾線 花鳥“凌空”

朱大師告訴記者,顧名思義,剔墨紗燈區別於其他宮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剔墨。當稿件被拷貝到絹紗上後,先用勾線筆蘸墨在絹紗框上勾出畫圖輪廓,把輪廓以外空出部分用淡墨塗抹,而後剔除焦墨,再將預留作畫的圖畫均勻塗上透明膠,晾乾後,在膠面上勾線、著色、暈染。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鳥、飛禽、走獸、山水或神話故事便躍然於絹紗上。“剔墨是為了讓畫面更為立體,有凌空之感。”

朱曉鍾還給記者講了一個“井水點睛”的傳說。在畫宮燈人物眼睛的時候,用無為城隍廟前的一口井,叫杏花井,裡面的水點睛,人眼變活了,能頻頻閃眨、脈脈含情。

傳統紗燈形狀一般為六角形和四方形。用紫檀、紅木、櫧樹、紅椿等堅硬木材作框架,燈架外緣上雕立體龍頭鳳身,中配卷草圖形花芽,下刻象鼻或虎角,造型別致。製作時,雕工也是重要環節。複雜的卯榫結構,每個小支架、溝槽、眼都要精準地按照設計圖上的尺寸去做,如果哪邊多一點、少一點,整個燈就組不起來了。從選木材、鋸木條、刨木頭、鑿溝槽開始,再從電腦上找圖樣,開始雕花樣。如今,朱曉鍾已是擅長各道工序的全能手。

復興傳統 不忘初心

任何傳統技藝的傳承與發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伴隨著風雨和堅守,無為剔墨紗燈也是如此。記者瞭解到,這項工藝發明於清嘉慶年代,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清鼎盛時有民間紗燈作坊30多家,代代相傳。後經歷了近百年的戰亂年代,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萬業復甦。政府把民間工匠組織起來,成立了無為紗燈廠,其產品在全國工藝品展覽會、建國十週年慶典中爭得了很高的榮譽。

20世紀80年代,民間和縣文化部門集中了社會流散的畫師、工匠,研究發掘,恢復過無為紗燈的生產,但由於紗燈全是手工製作,費工費時,價格太高,產品銷不出去而停產。加上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產業的衝擊,以及歷史形成的傳承人缺失,工藝不普及,產品定位不準,導致了目前瀕危的狀況。

20世紀80年代,從部隊退伍的朱曉鍾參加了縣文化部門組織的恢復無為剔墨紗燈生產製作工作。為了保護這一優秀民間工藝品,他通過收集整理、研究開發,熟練掌握了各項製作工藝流程,並蒐集、整理、保存了有關無為剔墨紗燈的一整套完整資料,使得這一傳統工藝得以傳承。

如今,在朱曉鐘的自主研發下,剔墨紗燈已開發出近百個品種,除了懸吊式,還有壁掛式、臺式、落地式等。由於是榫槽連接,還可自如拆卸,便於收藏和攜帶。朱曉鍾說,現在這些宮燈多用於一些飯店、酒樓、園林古建築等,大多是根據需求來設計定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