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4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4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上百個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其中以曹操最為突出,曹操的形象,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曹操的一生錯過許多他想得到卻得不到的人才,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四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4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第一個人:沮授。沮授是袁紹手下一謀士,經常對袁紹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但很多時候袁紹並不聽從。作為謀士,沮授當之無愧是袁紹手下最為深謀遠慮的一位。在袁紹軍隊潰敗是沮授被曹軍捉住,寧死不屈。曹操為何會欣賞沮授呢?據傳沮授和曹操可能早先就認識,又或許有過惺惺相惜的情結,沮授雖然據不投降,但仍然獲得了曹操的優待。可是後來沮授密謀逃回袁紹陣營,事情敗露被殺。曹操感慨:“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如此看來曹操對沮授不只是可惜,更有一番相見恨晚的味道。

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4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第二個人:劉備。曹操很看重劉備,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想把劉備收入囊中的想法。曹操不是不清楚劉備勢必不會久居人下,但他在劉備寄人籬下之際卻始終沒對劉備下手,未嘗不是存有收服劉備之心,只是曹操難得的一次猶豫卻為自己換來了一生的對手。第三個人:法正。自龐統死後,劉備軍事上真正倚重的幕僚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劉備能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都是出自於法正的謀略,這一點連曹操也大為讚賞敵方謀臣,曹操沮喪地表示:“我以為已經將天下英雄全部都招攬到了自己麾下,沒想到偏偏漏掉了法正這麼個人才,實在太可惜了!”可見曹操恨法正不是自己的謀士而多麼的遺憾。

歷史上曹操最想得到的4個人:不是關羽和趙雲,也不是大喬和小喬

第三個人:太史慈。太史慈被孫策收降後,幫助孫策掃蕩江東,太史慈自歸順孫策後威名遠播,以至於曹操聞其名都特意招攬他,曹操寫了封信給太史慈放在籃筐裡,籃筐中沒有什麼金銀財寶只有一味中藥——當歸,曹操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想要招攬和得到太史慈這員虎將。太史慈沒有去投奔曹操,依然忠於孫吳。太史慈曾經冒著生命危險衝入重圍去救援孔融,如此可以看出太史慈是一個很重義的人,難怪能夠得到曹操的賞識。小編不僅想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自古因為江山社稷而亡的英雄數不勝數,今天講的曹操想得到的四人,大家知道是誰了吧,下次有機會小編繼續給大家進行深入解讀,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