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日本認真,中國太不認真了

“日本人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極其認真;而中國,甚至不能協調自己的左右手來穿針引線。”這是美國曆史學家特林·西格雷夫語。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讚揚過日本人的國民性。說“日本的國民性,的確很好,但最大的天慧,是未受蒙古之侵入。我們生長於大陸,早營農業,遂歷受遊牧民族之害,歷史上滿是血痕,卻竟支撐以至今日,其實是偉大的”。(《魯迅全集》第13卷)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萬事相信日本人,說日本人做事認真中國人做事不認真。 為了講日本人的認真,魯迅舉了殺人的例子。“日本人殺人的認真”——這個在我們今天都不敢講的話題,當年(西曆1932年11月22日)的魯迅則在北京的輔仁大學發表《今春的兩種感想》為題的演講。魯迅說上海有許多抗日團體,有一種團體就有一種徽章。這種徽章如果被日軍發現是很難免一死的。“然而中國青年的記性確是不好,如抗日十人團,一團十人,每人有一個徽章,可是並不一定抗日,不過把它放在袋裡。但被抓去後就是死的證據。還有學生軍們,以前是天天操練,不久就無形中不練了,只有軍裝的照片存在,並且把操衣放在家中,自己也忘卻了。然而一被日軍查出時是又必定要送命的。”

下圖為大正末年日本京都的漢文招牌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魯迅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