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流经合阳就是那道最美的弯。古渡岔峪,就是这道湾上的一座古老而又传奇的村庄。是合阳县百良镇的一个小村庄,因村庄临黄河岸边的渡口而出名。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合阳县境内有三条河流水系汇入黄河。最南端的一条是金水河,最北边的一条是太枣河,中间的一条是徐水河。岔峪村在徐水河最下游。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岔峪村的有古老的传说,传言李渊曾经无银渡河前往山西,却得到船家赚的辛苦摆渡钱才得以继续赶路。因此,将岔峪这一渡口称之为“仁义渡”。至今少有摆渡的船家,但却有可以摆渡能手。

又有说,在岔峪的南边半山有一寺庙,名为“龙居寺”。在解放后寺院被拆的时候,大小各种蛇爬满寺院。至今只留下地基。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在岔峪村头观看黄河日出,看的真切,看的绚丽。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岔峪村南,有一座形似骆驼的山峰,面临黄河的山头像骆驼头,背上两座小山峰,酷似骆驼的驼峰,驼峰半山腰有以窑洞,形似骆驼的眼睛,早先民们称之为“驼峰山”。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每当旭日东升,徐水河便似仙境。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生态环境的保护,徐水沟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徐水河,犹如江南,云雾缭绕,山色空蒙,好一派画意山水。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绿色、生态、环保。世世代代生息在这条河流旁的父老乡亲坚守的信念。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沿黄观光路的贯通,让与外界隔绝了几百年的岔峪村一下子火了起来。如今,这里不再固陋寡闻,如今,这里已建成了移民搬迁新村。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古老的小村庄,袅袅炊烟,徐徐升起,犹如安徽西递宏村的那一道美景,迷人、醉人,给人满满乡愁。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诗意徐水河,诗意山水画。一年四季,这里都是画意。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岔峪村移民搬迁新址,沿黄观光路从村头鱼贯而入。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岔峪村有一民俗,至今流传很多年,即“放河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夜晚明月高照,黄河水涨船高,村民们家家户户蒸花馍、糊河灯,祭河神,一是祈福多子多福,二是祈福河水安然,村民无恙,三是庆祝丰收,这一民俗至今依然延续。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现今岔峪村依然每年在农历六月十五夜放河灯,同时村民会敲起锣鼓为了度过年中的欢乐也为了祈福。每年都有在黄河里捞河灯情景,同时也有外村或本村的人蒸花馍,拿祭品来还愿河神,全体村民参加祭祀河神仪式的热闹场景。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2016年的春节,岔峪村脱贫攻坚启动。全村的村民们聚集村头,留下了这张最难忘的“全家福”。来年,他们将喜搬新居。正是它见证着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它已成为中国脱贫攻坚、建设新农村的缩影。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2017年春节,是我们和岔峪村村民在脱贫攻坚移民搬迁的进程中,共同度过的第二个春节,我们再一次按下快门,记录下了他们站在新家园前的幸福时刻。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2018年春节,合阳县移民局把一份特除的礼物《岔峪村全家福》送给了新搬迁的25户村民家中。这张“全家福”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渭南日报》、《陕西工人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等三十六家新闻媒体刊出。岔峪,从此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新建成的新家园,成为黄河岸边的一道民俗风情风景。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徐水河,一条幽境之河,一条充满浪漫之河。许多新人新婚来这里拍摄婚纱、渡伊人湖。

陕西合阳徐水画境醉美岔峪

一条河,从我家门前流过,那条河叫徐水河。

一条河,从我们村庄流过,那条河叫黄河。

【作者简介】赵晓罡,笔名:金水、红袖天香、蓝水月。文学爱好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国际摄影家联盟会员,中省市县摄协会员等,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摄影展,获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多次获国内摄影大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中华金马艺术金奖提名奖。出版摄影画册五册,作品被中国住摩洛哥大使馆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