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怀疑老婆与皇帝有染,施家暴后竟被处死,罪名很奇特

公元234年,蜀汉发生了一桩家暴案,一位官居要职的大臣,因为怀疑老婆跟皇帝有一腿,让手下的士兵狠狠揍了老婆一顿。结果她老婆告到朝廷,这位大臣被当朝处以“弃市”之刑。这位打老婆竟然落得暴尸街头的大臣,就是蜀汉固陵太守、都乡侯、车骑将军刘琰。

封建时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掌握妻妾生杀大权、对女人任意处置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刘琰作为朝廷重臣,竟然因为打自己的老婆而被朝廷处死,这种事儿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那么刘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因家暴而被处死的事件,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刘琰是蜀汉创业元老之一,很早就追随刘备打天下。他与刘备同姓,而且为人又比较洒脱豪放,有些不拘礼法,喜欢高谈阔论。一贯礼贤下士的刘备对刘琰自然十分优厚,征召他为从事,也就是高级僚属。刘琰跟随刘备出生入死,辗转征战,归曹操、依袁绍、奔刘表,从豫州夺荆州,进据益州、汉中,直至刘备当上皇帝。因其忠心耿耿,颇有辛劳,刘备对他厚加赏赐,封他为固陵太守。要知道,当时的固陵在蜀汉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足以看出刘琰是深为刘备所倚重的。

大臣怀疑老婆与皇帝有染,施家暴后竟被处死,罪名很奇特

公元223年四月,夷陵惨败后悲愧交集的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内,刘禅继位。刘琰作为先帝老臣,备受荣宠,进封都乡侯、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其在朝中排位仅在李严之下。不过他并不参与国政,仅领兵千余,跟着诸葛丞相经常吹吹牛逼、提提意见而已。

但随着权势的增长,刘琰变得越来越不注意检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刘琰的车服饮食之奢侈靡费是非常有名的。他嗜酒贪杯,养了好几十个侍女,个个都能歌舞吹弹。他还教她们诵读著名辞赋大家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以此自命风流。

在军中,刘琰也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公元232年,诸葛亮经数次北伐后,决定“休士劝农”、“教兵讲武”于黄沙,以积蓄力量,再图北进。这时,刘琰与刘备集团的另一重要成员魏延发生不和。由于刘琰说话经常满嘴跑火车,因而受到诸葛亮的严厉批评。刘琰还曾为此给诸葛亮写信,自陈己过,认错道歉,进行自责,并赌咒发誓今后一定自律,克制私欲。于是诸葛亮让他回到成都,仍保留原来的官职。就这样刘琰并未遭到一贯依法行事、执法严明、不避权贵、不拘私情的诸葛亮的惩罚。也许是诸葛承相念他是两朝老臣,对国家还是忠心耿耿,只是“身中秽垢”,“不致之于理”,才使其保全了性命与禄位。

大臣怀疑老婆与皇帝有染,施家暴后竟被处死,罪名很奇特

保住了官位的刘琰,从军中回到了成都。或许因为远离了自己熟悉的军队和承相而产生了一种失落,或许因为两朝老臣受到了责备丢失了脸面而心中不安,或许已老迈昏馈加之饮酒无度已思虑不清……总之,此时的刘琰已是失魂落魄,精神恍惚。

公元234年正月,按惯例,大臣们的妻子、母亲可以进宫朝贺,刘琰的妻子——美貌的胡氏亦进宫给太后贺喜。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太后下令特别留下胡氏,让她在宫里多住几天多玩些日子。胡氏自己也玩得挺开心,结果到她回家时,已经是进宫后一个多月的事了。

老婆本身长得很漂亮,这次去宫中待了这么久,会不会做过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呢?你这么美貌,肯定容易招蜂惹蝶,宫中都是皇帝说了算,搞不好你还跟那个二货皇帝有了一腿呢!

刘琰是个眼里揉不下半颗砂子的人,越想越怀疑,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他叫来一拨士兵,纷纷他们把胡氏抓起来又骂又打,甚至用鞋抽胡氏的脸。打完之后还不解气,一纸休书把她给休了,让她滚回娘家去。

大臣怀疑老婆与皇帝有染,施家暴后竟被处死,罪名很奇特

胡氏遭到这番凌辱,心里当然不服气,马上跑到法院去,把刘琰的所做所为向朝廷告发了。有关部门一看这事牵涉到当今皇上啊,哪敢怠慢,马上派人把刘琰抓了起来,关进大牢。这事影响很大,把刘禅也惊动了,对此案加以过问。后来有关部门议定,给刘琰定了一条罪,罪名很奇特,大意是说,士兵不是用来打老婆的,脸更不是可以用鞋子之类东西抽打的地方。两朝老臣刘琰竟因此获罪而被判“弃市”,也就是在闹市中处死并且暴尸街头。此后,蜀汉当局又立下规矩,再也不许大臣的妻子女儿进宫行贺礼了。

对于两朝老臣刘琰因挝妻罪至弃市,有史书评论说不知道这桩案件的判决到底是依据哪一条律法,量这么重的刑,莫非刘禅果真与胡氏有那么一腿?

不管这种怀疑是否成立,这其实是触犯了当时作为臣子的最大忌讳,即对君主的“大不敬”。虽然在历史上对刘禅的评价大都是昏庸无能,但他当时毕竟还是南面称君,是蜀汉王朝的象征。封建君主的统治思想他也具备,当然绝不会答应臣子的“大不敬”行为。在他看来,你刘琰竟然仗着自己资格老,丧失了理智,竟昏了头,将他的怀疑放在当今皇帝头上,这胆儿是不是太肥了点?更可恨的是你刘琰打老婆弄得满城风雨,就等于是公然藐视与侮辱我这个做皇帝的,实在是天地不容之大恶。

不过,蜀汉法律部门并未以“大不敬”罪治刘琰。这显然是怕把皇帝牵进君占臣妻的丑闻中去。他们既要维护皇帝声誉,又要严惩臣下的犯上作乱,于是就玩弄司法手段,巧立罪名,以律法上没有的、很有点意思的罪名让狂悖的刘琰去自食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