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初冬一场大雪,让西安变成长安。刷爆朋友圈的纷飞雪景,钟楼鼓楼大城墙,大概是每当下雪,都逃不过的一个梗。

但凡有点历史的城市,好像都是这么玩,“一下雪,南京就变成了金陵”、“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当然,北京今年没下雪,还没机会大面积玩梗(微笑)。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而我们吃货,就算玩老梗,也要不一样的刁钻角度。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执念的吃货,如果一场大雪真的让凤五君回到千年前的盛唐长安,那可算是给我逮着机会了。

舌尖上的大长安!我来了!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01

穿越唐朝吃货注意事项

就像所有的穿越旅行都会有说明一样,这里也有一些说明,请和凤五君一起穿越,去吃唐朝美食的各位吃货注意:

• 不要开口说话,悄咪咪的跟着吃就行

如果你觉得好吃,爆出一句” 嘹咋咧”,可能会引起正常唐朝食客的惶恐,把你和凤五君一起当成怪物。因为唐朝真的不说现代方言陕西话,人们说的话属于中古汉语,一口标准的唐朝城里话那是关中秦音,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听起来可能有一点点接近粤语的发音。

放一个模拟中古汉语发音的诗仙李白《将进酒》大家自行感受。

• 太阳落山后,严禁出门下馆子

唐朝实行“夜禁”,天一黑,是不可以在外面瞎晃悠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现代的元宵节这一天,才会取消夜禁,大家可以晚上上街赏灯赏月。一年其他364天,不要拖着凤五君非要让我大晚上带你找夜市,吃夜宵。你根本就吃不着,没有馆子开门。

• 吃东西也不要胡吃,吃出病来,很难有药治

如果你吃的太嗨,吃出了上吐下泻等等病症,让凤五君带你去看病。想喝中药?不存在的。唐朝最流行的治病方法,是艾灸。而且要把人身上烫出水泡才算完成治疗。生病的你,很可能会受到的待遇是被烫的嗷嗷叫。如果你不想遭受这份罪,那就要谨慎的吃,小心的吃,不要见啥都吃,吃出病来。

好,严格遵守三条规则,做一个不生事儿,很自律的吃货,就跟凤五君踏上穿越的舌尖旅程吧。这一期,我们先把面食吃个够!

02

早上肚里空空,来个毕罗再来个胡饼

吃唐朝地道美食,当从早餐开始。

首先我要说明,唐朝没有辣椒,没有土豆。你如果妄想吃一份有红红辣椒,有酥软土豆的胡辣汤,那就快去睡个回笼觉在梦里吃。睡醒了,凤五君再带你上街吃唐朝早餐。

• 首先推荐最抢手的早餐——毕罗(也写作饆饠[bì luó])。

唐代非常典型的面食点心,卷饼的形式,里面加馅料,馅料百变,可以是一些蔬菜,也可以是肉类甚至蟹肉蟹黄,还可以是甜甜的水果。

“《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御厨”引《卢氏杂说》:“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呼为诸王修事。”

毕罗作为早餐来说还挺大块头的,估计吃一个你就饱了。

说到甜甜的水果馅,非常出名的是樱桃。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

这位韩约制作的樱桃毕罗非常受欢迎,长安城里大家争相购买。跟着凤五君,赶紧去抢购热门早餐。

出土的毕罗文物长这样↓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复原一下大概长这样↓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 吃过毕罗,要去吃凤五君的最爱——胡饼。

在现代吃洋派早餐各类面包等等,在我大唐也可以吃到洋派早餐!那就是自西域传入的胡饼。胡饼上有金黄的芝麻(因此胡饼也称胡麻饼),烤出金黄的酥脆面饼,能储藏的时间还很长,可谓是居家旅游必备之良品。

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抒发了对胡饼的赞美。

胡麻饼样学京都

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于饥馋杨大使

尝看得似辅兴无

胡饼吃起来是脆脆的口感,从白居易诗中看,胡饼是用炉子烤制的。新出炉的最为好吃。

日本僧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唐代长安的胡麻饼是非常流行的,连招待日本来的客人,都是要赐胡饼。而且在各类唐朝文献中屡屡被提起,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面食。

凤五君就喜欢吃这种脆脆的,咬起来有嚼头的面食,唐代面食中,胡饼是最爱。

要是回到现代,我们吃的新疆菜中的馕,和胡饼最为接近↓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03

午餐来点花样,蒸煮烤炸是最佳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时候,吃食的作用就不仅仅要填饱肚子,而是要具有精致的美感。

唐朝人的主要食物是面食。大唐盛世,盛世之下,最不缺的就是创意和生产力,面食都被玩出了花样。

早餐吃的粗糙,午餐就带你见识见识精致的大唐面点。

唐朝没有炒锅,想吃炒细面这种面食肯定是没有了。唐代日常做面食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蒸,煮,烤,油炸。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蒸法面点—水晶龙凤糕

麦面或者米粉,上锅蒸出糕体,用枣子镶嵌出龙凤形状,大火蒸至糕体爆花。“枣米蒸破,见花乃进”记录于韦巨源的《食谱》。这一道糕,吃了多吉祥,多养生补血啊。

唐代,蒸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加工食物方法,各类糕也很多。一般来说,糕是比较高档的食品,普通唐人时兴过节时候吃,比如重阳节吃糕,时称重阳糕。

这里又要请出白居易巨巨,他曾做过一首《九日登西原宴望》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如果有幸,凤五君带你去坊市里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见到“花糕员外”。这个花糕员外其实是自己开了一个糕作坊。但是他的糕做的很妙,很多花样,还有很多名目,什么“木蜜金毛面”、“满天星”,会做各种各样的糕。

若是碰上了,咱就买一块吃!

大概可以模拟枣糕等糕点的样子↓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煮法面点—生进二十四气馄饨[hún tún]

前头吃了这么些没听过的面点,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没错,就是馄饨。

凤五君要带你吃的唐代馄饨,和现代馄饨很相似,都是用薄面皮包馅然后煮熟。

我们的刘禹锡大大要出场作证了,《山家清供》记载他做馄饨是这样做的:“和面捻馄饨,如皂荚大小,清水煮。”

还有非常喜欢记录自己在唐朝日常生活的日本僧园仁写他在大兴善寺求发之日的饮食:“吃粥时,行馄饨,果子”(还记得园仁吗?早餐中引用过他记录的胡饼)

作为吃货凤五君,带你吃个普普通通的馄饨就太没意思了,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生进二十四气馄饨”一定得尝尝,这是韦巨源在《食谱》中记录的,用不同节气的二十四种花作为馅料,做成的馄饨。吃一顿馄饨,二十四节气尽收肚中,也是很美气了!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烤制面点—曼陀样夹饼

这道面点可是非常有名的,是唐代仅献给皇帝的“烧尾宴”上,有头有脸的面点。

如果是人家当了大官,鲤鱼跃龙门了,意味着鱼的尾巴烧掉了,这叫做“上烧尾”。既然高升,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当然是要请客,不仅要请朋友师长,还要请皇帝——把菜肴送进皇宫去。这就是烧尾宴。

所以一般是官府用公家的公炉来烤制,一说是模仿曼陀罗果子的样子,一说是模仿曼陀罗花的样子,烤出的饼夹着馅,成为曼陀样夹饼。

这则记载也保存在韦巨源的《食谱》中。

有人复原的曼陀罗花样子的夹饼↓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油炸面点—樱桃䭔[duī]

敦煌文书造饼册记载:䭔子,头索员昌、付面一斗八升,油一升半,粟一斗。做䭔子需要一升的半的油来进行炸制。

风靡西域大唐,下到民间,上到皇宫,都喜爱这种油炸面食。

敦煌文书中记载诗句“贪他油煮䭔,爱若菠萝蜜。”说明在唐朝䭔子的受欢迎程度

皇帝的尚食局有一位造䭔子的高手,利用专门的模具和炊具,制作过程是这样的:“以篦子刮却,便置䭔子于铛中。候熟,却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园故也。其味脆美,不可名状。”

圆圆的䭔子,油锅里炸出脆香,美味不可名状。而且䭔子的种类也特别多,什么火焰盏口䭔,粟平䭔,樱桃䭔,糖䭔。里面馅料不一样,生成各种不一样的䭔子。

鉴于唐代樱桃超级受欢迎,凤五君就带你去吃个樱桃䭔吧。

说句题外话,资治通鉴里记载了一则杀人案,毒杀道具就是糖䭔。

而且这种美食,还经常见于市坊之间售卖。很多妇人都会制作䭔子进行售卖。所以我们穿越吃货团买起来也很方便。

关于买䭔子,还有一个颇有名的故事。

冯梦龙《喻世明言》把此事儿创作成了小故事: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卖䭔媪也被记录于《南部新书》《太平广记》和《情史类略第二卷》。凤五君摘一段《情史类略》的片段:

唐马周,少孤贫。为博州助教,以嗜酒,忤刺史达奚。拂衣至京,停于卖䭔媪肆。数日,祈媪觅一馆地,媪乃引致于中郎将常何之家。代何草封事,称旨。太宗询知周所为,即日召见,拜监察御史。媪之初卖䭔也,李淳风、哀天罡常遇而异之,皆窃云:「此妇当大贵,何以在此?」及马公既贵,竟取为妻。数年内,马公拜相,媪为夫人。

䭔子的样子大概可以靠拢麻团↓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04

又饿了,想吃晚饭

好,到了晚上,咱们吃货团们又饿了,开始让凤五君介绍夜晚美食。

露出一脸馋相。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但是不好意思啦吃货们,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的注意事项吗?唐代夜禁,天一黑大家就回家睡觉啦,没有饭店开门。

朋友,饿着肚子在梦里吃晚饭吧!

(温馨提示:下一期,我们来吃肉!)

吃货穿越手册——舌尖上的大长安(面食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