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學霸的思維?難怪……

學霸的思維具備以下四個特徵:

01

學霸思維:追根究底

主要體現是你問他問題,他會理解的很透徹,從原理到應用。

對於一般的學習者,只是理解書面上的意思,而為什麼怎麼做,原因是什麼沒有思考。把書本上說的看懂就行。而學霸們是對與背後原理進行了繼續研究,加深了理解,只有理解了結論背後的原因,你才能很好掌握知識.

02

學霸思維:知識結構化

當學霸重新講解的時候,對於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對於概念內在機構很清楚。而正常的時候思考,我們不會進行系統的結構化知識,而只是進行理解。當問到一個概念與概念的關係,比較模糊。

03

學霸思維:具有韌性

在思考問題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學霸們還在繼續思考,而不是放棄,這鍛鍊了他們思考的韌性、習慣和態度。大部分的時候,當我們遇到難題,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放棄,求助學霸和百度。

04

學霸思維:專注度高

學習的時候,學霸不會被周圍干擾,依然專注在當前的學習上。而現在大多數人已經被手機影響了專注度,而不能一心的學習,時不時無意識地掏出手機。

揭秘學霸思維:學霸思維的4個特徵背後是怎樣的學習體系,具體又該如何實踐呢?

學霸思維——整體學習

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坐穩了嗎?要開動體驗學習過程啦!

整體學習,說白了就是把你接觸到的新東西與已知的內容聯繫起來。

知識點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讓知識與知識之間互相關聯,就能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你能做出的聯繫越多、越牢固,對知識的理解就越全面、越完善,吸收新知識的速度就越快。

整體學習的順序

總體上是這樣的: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

如果你在各個階段不知道具體做什麼,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獲取階段——我以前接觸過這個知識嗎?

理解階段——我理解這個知識了嗎?

拓展階段——這個知識與哪些東西有聯繫呢?

糾錯階段——我刪除了錯誤的認識嗎?

應用階段——我能不能把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整體學習法這樣打開

  • 能量管理

人的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請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同時,如果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的學習時間過長,也會大大影響學習效率。

想要良好地管理能量就要合理規劃飲食、休息、運動、學習的比例,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餓了就吃、累了就休息。

  • 不要“學習”

“學習”:每天坐在書桌前12個小時。

這樣的學習只是表象,而學習的本質可以形容為一個過程。我們讀書可以是學習,記筆記、看視頻、聊天、討論都是一種學習。

把學習作為一種習慣,不斷問自己為什麼,並堅持下去。

費曼技巧是很好的檢測學習效果的方式,通過能否清楚地講給別人來判斷自己是否理解透徹。講不清楚的點就是你的盲點,回去查資料,然後接著講。這是非常高效的方法之一。

  • 絕不拖延

能規定時間一次性完成就絕不往後拖,這是最節省時間的辦法。

可以用簡單的清單對抗拖延症:在每天晚上列出第二天的計劃或者在每週週末列出下週想要完成的任務。

  • 批處理

類似的事情放在一起做,減少大腦不斷切換所消耗的能量。

把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放在一起,長時間的工作分開來一個一個完成。

能一次性完成的任務就不要分成三次。因為每一次重新開始大腦就不得不重新捋一遍思路,會浪費很多時間。

小心注意力閾值。超過一定時間,你的注意力就會急劇下降,處理速度會降低。

  • 有組織

更系統化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比如:隨時記錄突然的想法和總結、堅持列出事項清單等。

01

舉栗子:思維積累

重新理解思維積累的可貴,本質上就是要求我們將學到的內容儘可能經過我們思維的加工,真實有效、清晰地積累在自己的頭腦裡,自己的心裡,還要深入骨髓、融入血液裡。這樣的知識學習才是一種對自己負責任的,具有身心塑造作用的過程。有些塑造初期並不會顯現出明顯的改觀,但這些一定在你頭腦裡建立了新的神經連接,一定會在某一天你想不到的時刻發揮作用,給你驚喜。

其次,思維的積累不僅僅是眼和手的結果,既然是大腦的思維過程,既然鏈接大腦的通路還有耳鼻口甚至肢體,那麼毫無疑問,充分發揮這些部位的感知力與想象力,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步驟。這點,也可以用於解決看書容易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為通過多種感官獲取的知識,甚至是圖像,更甚至是行為記憶,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某種體驗,進而能讓自己產生某種情緒——不喜歡,不適應,或者驚訝,感觸,或者恍然大悟,或者緊張困惑,這些不是你在遊戲、在看電影時有的體驗麼,那個時候你會困麼?

說來說去,最關鍵的是對知識要有自己的獨特體驗,才能建立自己的思維過程。這個分子意味著什麼,它和什麼東西有著“父與子”的關係呢?這個公式意味著什麼,它能指導哪些兵士去前線解決問題呢?這個原理是否意味著某種實際現象,我明天能用它給朋友解釋什麼呢?

就是這樣,思維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深入。

02

舉栗子:減法策略

要為每個學科找到一個做減法的策略,這樣才能擺脫題海,找到解題的本質和規律。

從知識層面來說,就是抓住核心考點,數量上只佔所有考點的20%,但分值卻佔高考中的80%;從學習方法來說,就是找到一條貫穿學科知識的線索。

比如語文學科:有字音字形題、語言運用題、古詩文鑑賞題、現代文閱讀題,還做作文。是不是每種題型都需要單獨複習?有沒有一條線索可以串聯考試中的各種題型呢?

語文的核心是詞語,以詞語為基點,從詞語到語法結構,從語法結構到表現(修辭)手法,我們就可以串聯起字音字形題、語法改錯題、閱讀理解題和作文題了。

第一步:詞語。比如“墨守成規”,為什麼是“墨”而不是“默”呢?因為這個典故講的是“墨子守成規”而不是“默默地守成規”。

第二步:從詞語到語法結構。根據意思可知,這個短語在語法上是主謂結構。由語法結構知識我們可以判斷“看了《中國好聲音》,得到很大收穫”的語病為缺主語。

第三步:從語法結構到表現(修辭)手法。閱讀理解中,有些句子是不符合常規的語法順序的,如“大家都注視著這位新同學,高高的,瘦瘦的”,跟常規表達不同,但閱讀理解中一般不會出現病句的,那問題在哪裡?原來作者採用了倒裝手法,我們也能據此回答出這句話的作用是強調。

第四步,從分析到運用。《岳陽樓記》中的“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使用了對仗(對舉),古詩文閱讀題我們就能答對了,但我們可以進一步將其化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如:“秋風蕭瑟,月落殘雲。我的城頭飄揚著秦國的旗幟,我的宮殿飛揚著秦國的歌。”這便是佳句。

03

再舉一個英語學科的例子:I had the film developed yesterday。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傳統教學中,老師們往往單純地強調詞彙和語法。

首先看詞彙“develop”,詞義為“to gradually grow or become bigger,more advanced , stronger etc. ”也就是發展、變大、變強的意思;

再看語法“have someting done”,表示請某人做某事。好了,詞彙和語法都沒錯,但我們卻翻譯不了這個句子。難道翻譯為“昨天我請電影(膠片)發展了”?

在英語中,像develop這樣的詞非常多,如果總是單獨記憶的話,不僅非常辛苦,而且遇到上述情況還沒法做對題。如此,你離學霸的距離就越拉越大了。跟中文一樣,絕大部分單詞都只有一個原始詞義,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演變,原始詞義形成一個可以延伸的意象,所有的其他詞義都統一在這個意象之下,如果用這個意象來記憶這些單詞,不但更容易記住,而且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develop”:發展、變大、變強,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而讓照片發展、變清晰,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翻譯為:昨天我把照片沖洗了。

通過這種聯想和發散思維,我們讀懂了詞義,進而瞭解句義,那麼解答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就不再是問題,甚至還能將這樣的句子用在書面表達中,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