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农村出生,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种地为生的家庭。只有极少数性格比较要强、努力的才能够在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立足,绝大多数只能在四五线城市定居。整体而言都混得很一般,很难有突破。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越来越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了?

路人甲

两名同样学历的学生A和B。A是农村来的,读博时科研实力杠杠的,神一样的学霸,读博士时在学术圈的知名度甚至大过一些教授。B家境殷实,有教养,喜爱读书,特别努力,但是科研能力平平,属于被A吊打的类型。他们俩毕业后在同一个大学任教。B的父母在他工作确定后立马给他全款买了150的豪华精装房和一辆80多万的车。然后B安安心心的做读书、教书、参加学术会议、做科研。A毕业后,结婚的婚礼钱都是借来的。然后现在做各种兼职,赚钱养家,房子和车子更是全靠拼命兼职,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做科研。其实,大家私下都知道,A是真正具有学术天赋和能力的人。无法够否认,这样下去,五年以后B和A在学术上可以打成平手,十年下去B将远胜于A。最后发现A的竞争对手其实不是B,而是B他爹妈。

网友 你说你一定不要说

我就是农村的大学生,上的一所还挺好的大学,现在杭州,混的一般吧。就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觉得有几点吧。

一、眼界有点低。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的环境就是小富即安,没有长远的眼光。

二、人穷志短。相比城市孩子,农村孩子太可怜了,别人大学毕业父母给钱买房买车,自己只要努力工作就好了。农村孩子呢?毕业了还一堆债务,还要面临买房成家,这一切都要自己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容易吗?

三、负担太重。城市的老人大部分有养老金和医保,农村的只能靠儿女。农村的孩子工作了,都图稳定,因为他根本不敢失业,他每月的工资意味着太多东西了。为什么创业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好的,真的都是因为眼界问题?

网友 路人乙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确实也混得比较差,但跟同龄人,家境比我好的同事对比,也不比他们差,但是还有很多人,混得很差,可能有几点原因

1.固有思维方式,以为读了大学就出人头地了,自己不努力

2.安逸,从小吃太多苦,现在生活好一点了,觉得知足了,就这样平平凡凡过吧

3.见识短,只为小名小利,所以混不起来

4.人品差,没道德的混不下去

5.以父母为中心,凡事听父母的,不敢想不敢做,自己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其实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学生,很努力,也很成功,只是我们也存在固有观念,只为农村出来的,都比别人差,我们也有问题吧!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网友 路人丙

客观因素:

一是,农村大学生,起点低。从小就是玩泥巴过来的,除了学习文化之外就是学放牛,学砍柴,学煮饭,学喂猪,不像城里的孩子,打小就接受各种培训,唱歌跳舞,画画练字等等,多才多艺。仔细看一下,农村大学生小的时候学的在大城市里打拼根本就用不上,难不成城里人招聘养牛的嘛。而城市大学生小时候,学的东西对他们在将来混社会找工作很有帮助,比较符合新时代的发展。

二是,农村大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差。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学校基础设施,农村的学校,乡镇的学校都无法与大城市的比。记得小的时候,篮球场就是一个泥巴地,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上课的教室,城市的孩子都是在稳固的房间里,大楼里。而农村最艰苦的时候,就是几间瓦房。教师资源就更没法比了。

主观因素:

一是,农村大学生普遍在自信心上比不上城市大学生。毕竟远离家乡,一个人来到大城市里打拼,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无亲无故,高兴不起来,自然无法树立起自信心。

二是,能力上有差距。由于起点低,接受的教育,不如城市大学生,虽然都是大学毕业,但是知识的积累是有差距的,对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路人丁

我有最靠谱的回答,主要还是没有关系,没有钱,没有好工作,没有房,没有女朋友。一个大学生出来就等于是小白,怎么跟社会上的老油条相比,我就是个老油条,撵走了好几个大学生,什么也不会,啥额不懂,动手能力还差,最主要的是心气高眼高手低,看不起一般的工作,你们说我能留下他们吗?反而是那些女学生们不错。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网友们回复各有千秋,我觉着:

1 很心疼苦难中的农村学子,如在沙漠中负重前行,后有拖累、前无援兵,那些痛苦并非理所当然也不是无法拒绝,不要学祥林嫂似的痛苦、抱怨、承受甚至负疚,我们要对自己好点,不要太苛责自己,也不要太注重得失和现在的位次,人生的长跑还没完;

2 躺下来只有沦陷,活路都是走出来的,你自己才是最大的救世主,保持乐观,积极进取,虽然家庭比别人差,但是你并不比别人差;

3 不要盲目地服从或排斥父母的看法,所谓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即使愚者千虑也可能有一得,或许他们的不同思角能些许弥补你人生经验和阅历的不足;

4 关于父母的过分要求,学会拒绝,满足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任何过分要求,孝不是顺,我给是因为我想给,不是因为你想让我给。

5 关于沟通,态度要认真,原则要坚持。尊重并考虑他们的想法和提议,独立自主做决定,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听取建议不等于商量,更不等于投降妥协。没有人能掌控你的人生,父母也不行。

因循父母的思维,你永远无法超越他们的层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如果想真正超越自己的阶层,必须进行痛苦的自我救赎:一方面要大胆假设,放开胸怀,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的观念;另一方面,小心求证和行动,任何下意识、理所当然的决定,都要认真地审视,尝试用全新的眼光来看世界、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老司机们,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