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了個弟弟

自從二胎開放以來,社會上對於二胎的話題就一直沒有停過,人們的問候口頭禪都變了,變成了“什麼時候二胎啊?,針對要不要生二胎?為什麼生二胎?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第一則

我有了個弟弟

就在上個月,她42歲的母親,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剛出生的弟弟,是全家人的瑰寶,爺爺從護士手裡接過孩子,眼淚灑豆子似地跌落,奶奶幾乎要跪拜在地上:“謝天謝地,我們家終於有後了。就連剛做完手術的媽媽,都激動得哭了起來。這個孩子,是他們千辛萬苦求來的。從開放二胎的那天起,爸媽就一直想要生個孩子,更準確地說,是男孩。為此,他們跑了無數次醫院,打針、吃藥、調理身體,錢像流水一樣使出去。自然懷孕失敗了,他們又決定去做試管嬰兒,哪怕這對於工薪家庭而言,費用著實昂貴得可怕。終於,年初的一天,媽媽宣佈了好消息:自己懷孕了。全家人欣喜若狂,但她卻猶如生吞了一根刺。先不說家裡的經濟情況,決定了撫養弟弟的重擔,將不可避免地轉移一部分到她身上,單是在情感上,就已經傷透了她的心。“哪怕我再努力學習,再努力孝敬他們,在他們心裡,我始終是個外人。”讀者告訴我,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爸媽想要一個男孩。爸爸甚至多次當面表露:“如果你是個男孩,該有多好啊!”她知道爸媽心裡有遺憾,就拼命地念書,努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然而,一切努力,還是在21歲這年,全部宣告失敗爸媽孤注一擲想要男孩的瘋狂,讓她覺得自己,從來就沒有被愛過。

血脈和血脈,是不同的。“我愛爸媽,也喜歡弟弟,但心裡的這個結,恐怕這一輩子都解不開了。”她這樣說道。

第二則

我有了個弟弟

一個國企的領導年近四十了,有個念初中的女兒,從前我們總是笑他是“女兒奴”,朋友圈全是女兒的照片,但凡女兒想要,什麼都願意做。令我們大跌眼鏡的是,二胎開放後,這個“女兒奴”竟然也想要再生一個男孩。有人問過他:“你不怕女兒有意見嗎?”這位領導的回答,跟讀者的爸爸如出一轍,他說:“實不相瞞,沒能生一個男孩,一直都是我最大的遺憾……”那些一眼望上去就重男輕女的人,費盡心力想要一個男孩,並不令我意外。唯獨這位領導,令我膽寒心顫。他對女兒的愛,當然是真的,但是,對女兒再多的愛,依舊掩蓋不了骨子裡的,對男性血脈的渴望。細思何其恐懼。這個時代,因為重男輕女,不給女兒上學的故事,或許已經很難聽到。但是,很多人骨子裡對男孩的偏愛,從來就沒有一絲一毫地動搖過。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始終堅信生男生女是一樣的。但當護士把孩子從產房抱出來,他心裡竟情不自禁地,湧出這樣一個聲音:“謝天謝地,是個男孩!”

第三則

我有了個弟弟

房子和門面是給弟弟的。此愛和彼愛,是有差別的。小紅是一名女生,弟弟就是小皇帝,做什麼都是對的。她弄髒了衣服,媽媽會氣急敗壞地一通責罵,弟弟把牆壁當作畫板塗鴉,媽媽卻開心地說:“你看我家乖崽,真有藝術天分。”吃一串葡萄,那些個兒大的、飽滿的,是留給弟弟的。不新鮮的,破了皮的,是給她的。最後一塊排骨,最後一口雞蛋,最後一份蛋撻,一定是給弟弟的,這是一個家的“潛規則”。後來,她嫁了人,家裡拆了房子,分了補償。媽媽把她拉到房裡,一臉討好地說:

“本該給你一套房,但你已經嫁了人……”言下之意,你是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房子給了你,就是便宜了外人。“可是,弟弟已經有三套房子了呀!”她痛苦地陳述:“我原先不明白,為什麼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我這盆水,是我爸媽親手潑出去的。”具體到很多家庭小事上,都是如此。老人樂意給兒子帶孩子,卻未必樂意給女兒帶孩子。兒子買房買車需要補貼,父母毫無怨言,但擺到女兒身上,就未必心甘情願。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並非女兒出嫁了,就成了外人。而是很多父母,在女兒出嫁的那天,就關上了家裡的門。

通過三篇小故事我想表述的是上二胎無可厚非,但是我們要考慮為什麼生,而不是一味的為了生個男孩進行二胎。

我曾經問過身邊的人為什麼心心念念,想要生個兒子。除了不切實際的“養兒防老”,他們還會告訴哦四個字:傳宗接代。

但鮮少有人想過,傳的什麼宗,接的什麼代?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既沒有什麼傲人的意志,又沒有什麼峻拔的風骨,就連銀行卡的存款,都比密碼位數還少。

傳什麼宗?接什麼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