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爲什麼不靠譜?麻省理工:超過40歲才是創業黃金年齡

兩年前,90後創業成為一個熱門現象,餘佳文、孫宇晨、王凱歆、陳安妮、馬佳佳等網紅創業者頻頻承包媒體頭條;兩年後,他們或者徹底失敗,就此銷聲匿跡,或者仍然奔走在創業路上,只是腳步踉蹌。

90後創業為什麼不靠譜?麻省理工:超過40歲才是創業黃金年齡

相反,2018年9月20日70后王興在港交所敲響美團上市鑼聲,當天開盤時,王興身價約58.4億美元。

無獨有偶,2007年,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掛牌港股主板時,馬雲43歲。

這個名單還很長,小米上市時,雷軍49歲;360美國上市時,周鴻禕41歲……。

在創業的路上,中年油膩大叔連續打敗90後小鮮肉並非偶然。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成功的初創公司創始人的平均年齡是45歲。

90後創業為什麼不靠譜?麻省理工:超過40歲才是創業黃金年齡

這項由皮埃爾·阿蘇拉(Pierre. Azoulay)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創始人平均在他們45歲時創辦公司。這項調查結果考慮了高科技行業創業和企業上市風險資本退出的時間。

皮埃爾·阿蘇拉(Pierre. Azoulay)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還調查了2007年至2014年間的270萬家創業企業,發現創辦企業並且至少僱用一名員工的人的平均年齡為42歲。

研究發現沒有證據表明20多歲的創始人特別有可能成功。相反,所有證據都表明創始人在中年或以後開展業務時特別成功,而年輕的創始人則處於不利地位。

研究認為,企業家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上升,並且在五十歲末達到頂峰。對求職者或風險投資來說,如果面對兩個企業家,除了他們的年齡,你對他們一無所知,從概率上說,選年齡比較大的靠譜一些。

90後創業為什麼不靠譜?麻省理工:超過40歲才是創業黃金年齡

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創業需要對特定行業有深入瞭解,因此擁有特定行業的豐富經驗可以顯著降低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

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之前,已經花7年嘗試過4個項目;周鴻禕創立360之前,8年時間裡嘗試過創客、職業經理人、風險投資人等多重身份;王興創辦美團之前,嘗試過5個項目,耗時5年。

等到馬雲、王興進入中年時,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行業經驗、管理知識和人脈資源,為後續創業項目的成功奠定基礎。

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大都是在校學生,或者剛剛步入社會,既缺乏行業經驗積累,也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沒有團隊管理能力,因此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容易敗下陣來。

典型如王凱歆,拿到風險投資後,創業項目本應更上一層樓,卻表現出心智不成熟,曝出公司運營全憑個人喜好,缺乏基本常識……神奇百貨也接連被報道閃電搬家、非法辭退員工和涉嫌漏稅等。最終神奇百貨官網關閉,王凱歆後續的項目越來越低端,做外匯操盤手、保健品微商等,現在則不知所終。

對90後創業者而言,要證明自己,還需要更多的市場歷練和更長時間淘洗。

90後創業為什麼不靠譜?麻省理工:超過40歲才是創業黃金年齡

對求職者或天使投資人來說,想找一個靠譜的老闆/創客,年齡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