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拿起相機定格秋天,3大題材告別創作荒!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而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為豐富的季節。對於攝影人來說,秋季無疑是上天對我們的恩賜,不僅藍天白雲出現的會更加頻繁,各種植物的顏色變化也極具視覺觀賞性。當然,秋季也和其他季節一樣,擁有屬於自己並且比較常見的攝影題材,今天就準備跟大家聊聊這方面的內容,順便給大家支上兩招。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一、紅葉

作為秋季攝影的當家題材,紅葉自然是我們首當其衝要來說一說的。想要拍好紅葉,首先要在器材準備上先下一番功夫。如果真的想一次性的把紅葉拍美,拍好,那麼我想同時攜帶兩臺機身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一臺APS-C和一臺全畫幅的機身是最好的組合。這種組合的優點在於能比較好的控制不同的景深效果,也能將其中一臺作為備機使用。鏡頭方面推薦大家帶上一款廣角,比較有利於描繪出“層林盡染”的那種磅礴氣勢,表達整體大環境下紅葉的美感。除此之外,一款長焦也是必不可少。通過長焦端的虛化可以簡單直接的表達出畫面主體,也可以利用焦段優勢直接屏蔽掉不必要的雜亂元素。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最好能帶上一款偏振鏡,至於它的具體作用,我們待會再說。在準備好這些器材以後,你的秋季紅葉攝影之旅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在大好的秋季因為沒有帶上合適的器材而錯過拍攝良機,豈不是一個大寫的可惜?

紅葉這個攝影題材,在於表現色彩。鮮明的效果、光線的運用與捕捉,影響著最後的畫面呈現,也關聯表現出攝影者的性格。其中,光線的運用是影響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透過光的輔助,可以增加紅葉的立體感,突顯現場獨特的氛圍。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在進入拍攝環節的時候,推薦大家利用逆光或側逆光來表現紅葉的通透。採用光圈優先曝光模式在合適的光圈條件下做一下曝光負補償,使紅葉紅得通透。這個時候,上文我們提到過的偏振鏡也就派上用場了。紅葉的葉片有一層薄薄的蠟質,而這種蠟質在光的作用下會產生一種反射光線。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我們在拍紅葉時有時拍出的片子不通透、不紅、呈灰色,就是這種反射光在作怪。要想消除這種反射的光線,要用偏振鏡,這樣才能拍出色彩豔麗且通透的好片。在秋季進行攝影,紅葉絕對是必不可少的題材和環節。想要拍出好的紅葉作品,前期器材的準備和後期拍攝的手法都很重要。只要按照上述所說進行拍攝,肯定能實現“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效果。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二、秋水

無論是《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王維的“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我們都能看出秋水是我們中國人在秋天特別鍾愛的題材,繼承了這種詩人精神的攝影人在秋天自然也要用鏡頭來為秋水附上一絲詩意。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要想在秋天拍出詩中那種落葉流水的恬靜詩意感,在快門速度上就需要有點講究。應該說,拍秋水潺湲這種有意境的作品用慢門拍攝效果是非常好的,因為慢門可以讓流水變成綿延的長流,可以很好地營造出那種楓林暮暮蒼蒼、流水纏纏綿綿的意境。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在天氣晴朗,光照比較強的時候,要把光圈縮到最小,感光度設在最低。如果這樣,還無法滿足快門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在鏡頭前加一塊ND鏡,使快門速度降低。如果你的ND鏡能讓快門速度保持在1/15以下時,就可以拍到非常靜謐且光滑的水面。如果快門速度設在2秒左右時,就可以拍到狀態非常綿密的瀑布。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在使用ND鏡的時候,推薦大家使用至少ND 8以上指數的產品。太低的指數不足以讓你的快門速度降低到足夠慢。如果使用多片指數較低的濾鏡形成濾鏡組進行拍攝,又有可能因為濾鏡品牌不一樣而產生畫質的損耗,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一步到位,直接選用一塊指數較高的ND鏡產品。

在拍攝秋水的時候還有一個應該注意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河水拍得更加靜謐且更藍?答案就是手動設置白平衡。有時候我們發現自己拍的水流顏色較白,甚至黃,這個時候就要調整白平衡,讓水流顏色變得比較藍,而使秋意更濃。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如果當時的天氣比較晴朗,陽光比較強,可以將色溫調到5000K左右,這樣拍出的片就變得比較藍。如果當時的天氣是陰或者多雲,這時的色溫就要調到7000K左右,這樣拍出的水照樣比較藍。使用手動白平衡時,記住一點,千萬不要讓色溫偏移的太厲害,否則拍的片子水藍了,但景物也跟著變化了,這樣就顯得太不真實了。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教條一點地說,想要拍出藍色的秋水,白平衡設置應該是日出、日落色溫在1500K;日出後、日落前一小時色溫在3500K;日出後、日落前二小時色溫在4400-4600K;正午陽光色溫在5300-5500K;薄雲天氣色溫在6600-6900K;多雲天氣色溫在7000-7500K;雨雪天氣色溫在7500-8400K;蔚藍天空色溫在10000-20000K。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在拍攝秋水的時候還要注意一點關於搭配景物的選擇,如果是拍攝落葉流水的話,就要避免出現像上圖的情況,落葉上沾滿了汙漬,這樣的作品不僅沒有詩意,還會讓人感覺有些紛亂。在構圖原則上也本著儘可能做減法的原則,全力排除掉那些與畫面主體內容不相關的多餘元素,並且選擇“顏值”儘可能高並且秋季特徵明顯的景物作為陪襯。

三、秋風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詩句傳到現在已經有約1200年的歷史,和秋水一樣,秋風也是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的題材,自然也不逃不過我們鏡頭的捕捉。雖然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能通過落葉的飛舞來表現秋風的蕭瑟和略顯寂寥的秋季氛圍。如果想拍秋風的話,首先你需要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和一根快門線。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拍攝地最好選擇樹木比較多的公園或者林蔭大道等地,將三腳架和快門線提前準備好,握住快門線開關隨時等待秋風的到來。在拍攝模式上最好選擇速度優先模式,將快門速度控制在一秒以內,具體數值還需當時的風力大小進行調整。如果太快了則看不到落葉飛舞的軌跡,太慢了又會讓畫面變得雜亂。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如果拍攝當天天氣情況不合適或者實在拍不到落葉的行進軌跡,那麼大家可以改為拍攝地面上的落葉,也算是曲線救國的辦法。拍攝落在地面的落葉最重要的是景深,拍攝時無論是用變焦鏡頭、廣角鏡頭或廣角變焦鏡頭,最好用廣角端靠近被攝體並儘可能設定小光圈以獲得較大的景深,使畫面中的絕大部分落葉都在景深範圍之內。

霜降|拿起相机定格秋天,3大题材告别创作荒!

拍攝模式可設定為光圈優先模式,拍攝時採取稍低的角度使遠景中的落葉也在畫面範圍之內,然後用點測光把對準腳下地面的落葉準確鎖定曝光量。如果拍攝的是以黃色為主的落葉,可以適當做加曝光補償。構圖時在畫面上方要安排一部分樹林等遠景,以增強畫面的縱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