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紫砂壺的缺憾與完美

有壺友開玩笑,說到論壺者,列出有四類。

一是鼓吹泥料空前絕後的,準是玩老壺的;

二是強調價錢合適方便實用的,準是擺地攤賣鄉下壺的;三是倡導一分錢一分貨的,他會教你如何去看工手好壞;四是咬定投資有回報的,他手中必有名家壺。

哈哈!人無完人,壺也如此。

瑕不掩瑜,紫砂壺的缺憾與完美

先說燒製。泥有泥性,一經高溫常常出現窯裂、灰爆,燒

得紫砂壺“很受傷”。至於有的壺把燒偏了、壺體起泡了,在工藝師看來,不顯眼的就算不得大礙。既然只是瑕疵,賣給壺商一分不少要。臺灣天地方圓1995年版的《壺譜》裡收錄顧老的一隻壺,幾處起泡,錯落有致,赫然編排在首頁,藏家珍視之情得以窺見。

瑕不掩瑜,紫砂壺的缺憾與完美

再說工手,高低上下,天壤之別。門派不同,手法各異。實在不能單單以此妄下結論。工手只是形式,要看壺的整體協調、局部銜接以及營造出的氣韻。就說最具個性色彩的供春壺吧,回頭笑看剛入門時購得的學費壺,一把民間供春捏得像團爛泥,生拙的工手,無法演繹供春的秀逸風骨,不能體現供春的朴茂精神。

瑕不掩瑜,紫砂壺的缺憾與完美

最後說名氣。這裡存在誤區,就是人們總是混淆實用品與藝術品。實用品作為商品,要強調消費價值,便宜實用;而藝術品作為藝術,更強調投資價值,鑑賞收藏。在技術基礎上,藝術品除了藝術表現,還要有學術意義。具備藝術與學術的相當水準,甚至可以允許有些非人為所能掌控的技術瑕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