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超度儀式中焚化的紙錢,是被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時至今日,每逢清明、中元、年關,大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燒元寶,有的甚至燒紙汽車、紙別墅,希望他們在陰間也能過上吃穿不愁,金錢享用不盡的日子。在道教大型超度還是普通的超度法會中,一般也都會焚化紙錢和元寶。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燒去的那些祭物真的能送達到先人手中嗎?既然都已經南宮受度了,還要錢幹嘛?中途會不會被劫走?而我們所認知的這些冥物,又真的能在陰曹地府流通嗎?

道教超度儀式中焚化的紙錢,是被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紙錢,又稱冥幣、楮錢等,是祭神祀鬼的祭品。民間祭祀時用以禮鬼神和葬禮及掃墓時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幣之一。紙錢起源雖晚,但被民眾接受後,就成為喪葬、祭祀儀禮中較為典型的“明器”,歷千年至今而不衰竭。紙錢的使用有瘞(yì)埋在土、懸掛在木、拋擲在水、焚燒在火等方式。

道教超度儀式中焚化的紙錢,是被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道教的神仙眾多,有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之神也有各行各業的神,所以在道教信仰中焚化的紙錢和元寶,也是專門有神仙來管理,還有一大幫“神伕力士”搬運。這些“神伕力士”聽令於玄壇,做搬運工作,雖然也算“仙”,但是品級較低,和生活在有道之鄉的大眾一樣都在修行。

道教超度儀式中焚化的紙錢,是被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在道教的一些超度或祭祀的科儀法會中,都會看到高工法師在那裡步罡踏斗,嘴裡默唸的一些聽不懂的話。其實那是法師在請“兵馬”和“力士”,他們聽令於玄壇,請他們幫忙搬運紙錢和元寶,當然了,“神伕力士”們是效忠於城隍爺的。

道教超度儀式中焚化的紙錢,是被亡魂自己帶走了嗎?

《道法會元》有,“諸大醮上天星辰日月天真前不得燒紙錢,觸犯上真。中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方可用之。古本無此法,漢天師始用法咒化,賜下界鬼神,出在洞神籙。若發雷神,黑紙速行。”

所以,在道教中,很多法術需要焚化符咒文疏,其基本原理即是藉助自然中的這種五行運化過程,來感應天地人物。調動宇宙的力量。高明的修道之人,用焚化一張符作媒介,就可以產生種種神奇的作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法力的靈驗。正所謂“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動之無也”。燒紙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現象,也是道教不可缺少的一個獨特形式。具體究竟該如何看待燒紙,國人應當有正確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